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

“长期主义”与“风口浪尖”一场试驾会的哲学迷思

发表时间:2023-09-08 16:59:38

字号:A-AA+

不久前,在沈阳参加了“丰田中国电动化智能化试驾体验活动”。这次体验除了产品之外,更让我开始思考一个问题:到底是要追逐一个个“热门”,争取成为“风口上的猪”轻松躺赢?还是坚持自己,朝向正确但不那么简单的方向努力?

想要成功,长期主义是个绕不开的选项。没有自己的坚持,风口浪尖的风光只是须臾之间,但我们经常面对的问题是,如何在做正确的自己的同时坚持与主流对话。通过这次试驾会,丰田给出了他们的答案。

“拧巴”的不止丰田

新能源浪潮下,“拧巴”的老牌厂商不在少数。而且这种“拧巴”更早就曾发生,“三缸”就是案例之一。三缸的确有其理论缺陷,即便是加了平衡轴之类的止震零部件,即便是蒙眼盲测普通用户也难以感知,并且通用等车企为三缸开出诸如8年或16万公里原厂质保,即便是同款车型三缸比四缸低了不少的情况下,舆论依然对市场产生了扭曲。


(资料图片)

总结一下,就是:价格便宜、质量有保障、震动难感知。问题少、价格低但老百姓就是不认可,你能说市场是完全理性的吗?

新能源领域同样如此,抛开纯电车型是否真环保的问题不谈,无论从产品还是配套基设施,至少在现阶段难以承担大多数“单车”家庭主力用车的重任。这也是包括丰田、大众等老牌车企在电动领域反复摇摆的原因之一,窃以为他们和我一样,对“老百姓真的需要电动车吗?”这个问题充满怀疑。

“当餐桌上的主流用餐方式不是筷子,而是刀叉时,用惯了筷子的人们,就算刚开始不惯,也必须尽快学会熟练使用刀叉。”这个例子被用来讥讽传统车企在新能源领域动作迟滞。不过作为消费者,我们更应该清醒考虑的是筷子或刀叉哪个更适合自己。

从第五代智电双擎窥见丰田的改变

蓬勃发展26年的丰田混动技术虽然在最近几年退下了昔日的“科技光环”,但这套技术对于全球绝大多数家庭还是有着非常高的实用性。贯穿整个生命周期的省油、可靠,以及合适的价格是这套混动系统在全球范围内收获2000万+家庭认可的原因。

日前,工信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3—2024年)》,鼓励企业以绿色低碳为导向,积极探索混合动力、低碳燃料等技术路线,促进燃油汽车市场平稳发展。这一政策的发布也说明了混合动力技术的重要性,以及混合动力车型在整个汽车市场的地位。

作为混合动力的“鼻祖”,丰田的这套混动系统已经迭代至“五代目”,相比上一代已经非常优秀的产品,这套系统有哪些变化?

▲第五代智能电混双擎系统变化

官方数据显示,第五代智能电混双擎技术的动力电池从原来的镍氢电池升级到了锂电池系统,在实现34%小型化和44%轻量化的同时电能输出能力提升了8%;PCU电控单元实现了2%的小型化、17%的轻量化,损耗降低约10%。

▲活动现场直观展示第五代智电双擎系统变化

简单来说,就是更轻灵小巧,动力更强,效率更高。以新款卡罗拉(参数|询价)/雷凌(参数|询价)为例,三电系统减重13.3kg,综合功率提升12%;0-60km/h初段加速性能提升14%,80-120km/h加速性能提升15%。

通过表格我们可以看出,在发动机参数没有变化的情况下搭载第五代智电双擎的2023款卡罗拉/雷凌双擎动力数据表现全面提升。

这就会带来更有冲劲儿的前段加速,而且相比新能源车型,快速路、高速等路况后半段的加速、超车也能更有余力。从实际体验看,2023款雷凌双擎对电驱的“依赖”加强了,这一点从仪表盘上的EV行驶比率中也能验证。

更快、更爽、更省油是新系统变化的核心,不过在我看来,家用车的性能其实不那么重要,丰田的这种改变,一方面可以理解为对技术的执着。是“Let"s make ever-better cars”的理念落地。另一方面,随着年轻人对电车的认知不断增加,初始阶段的加速确实更容易被消费者感知,并且可以从技术层面颠覆“马路三大妈”的固有印象。其次,油门后半段的加速在销售层面也是值得提及并且容易让消费者留下深刻印象的点。

坚持对不那么时髦的技术钻研是丰田的固有特质,在消费者容易感知的层面做出改变,是丰田更识时务的变化。

从智能辅助驾驶看丰田的“固执”

如果说第五代智电双擎是丰田的改变,那么同样不断迭代的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就是丰田固执的体现。在一些新势力靠“智能驾驶”宣传画饼,出了问题又打出“辅助驾驶”只是辅助的套路下,丰田的TSS(丰田规避磁撞辅助套装)看起来就要保守得多。这套系统更多强调“安全”和“辅助”,而非“抢夺方向盘”式的赛博朋克“智能”驾驶提前降临。

我从毕业不久开始参加试驾类的活动,也亲眼目睹并参与了诸多测试假人难以言说的痛苦。主动安全技术从沃尔沃的一枝独秀,到后续百花齐放也经历了一个过程。即便是今天,我们也很难说这种技术做到了万无一失。

应该是四年前,我曾假扮客户分别体验了卡罗拉/雷凌的这套系统,记得试驾时每次演示完一项功能或者我体验完一项功能后,销售顾问都特别期待的看着我,一副:“是不是很厉害!”的表情。讲真,四年前的普通家用车能做到这个程度确实是挺让人惊喜的事儿。但当这套系统里的转向辅助、车道保持、还需要在二级菜单开启。

这次的体验相比当年就进步不少,不用按来按去就能自动开启。而且,相比四年前,新增的预判式主动驾驶辅助系统(PDA)在模拟躲避路边假人的测试中表现已经很接近人类驾驶员了。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这套系统判断准确,介入柔和不突兀,方向盘转动幅度适中。另外要说得是,这套PDA系统目前在30km/h-60km/h这个速度范围之间可以发挥作用。

而在早就已经非常成熟的预碰撞安全系统(PCS)中,我们也看到了丰田的进步。110km之内都能实现对静止车辆的识别和有效刹停,针对移动中的车辆识别更是在180km之内同样可以发挥作用。

在系统识别到前方车辆并发现有碰撞风险时会先发出提示音,然后自动刹车一下提醒,发现驾驶员仍旧没有反应时立即刹停。从这也能看出,这套系统的根本逻辑是辅助人类驾驶员,是协同和兜底,并不是抖机灵似的炫技。相比当年介绍TSS眼里有光的销售顾问,这次带领我们试驾的大哥更加气定神闲。不过说实话,让一个驾驶员在能预料到碰撞风险的情况下忍住不踩刹车,其实还是需要一番心理建设的。至少在演示阶段,眼看着车辆离障碍物越来越近,我还是本能的抓紧扶手、身体抵住座椅。估计大哥“碰撞风险置于前而面不改色”的从容洒脱,也是因为他对这套系统足够了解,所以足够信任。

突然出现在车后的小朋友是倒车时让人瞬间血压飙升的场景,即便有了倒车影像也有刹车不及时的可能。这次我们还体验了挡住倒车影像倒车冲向被捆住的无辜小假人场景,每次在小假人发出哀嚎前,车辆都能稳稳刹住。

其实这套TSS系统在实际应用中的表现不仅仅是我们现场模拟的这几项,还有诸如动态雷达巡航控制(DRCC)、道路标识识别辅助(RSA)等功能。即便是对驾驶技术极端自信的老司机们也会承认偶尔的疏忽、走神,这都是人类的根本特质,但同时可能是事故发生的隐患,而丰田的这套系统能在很多场景中避免事故发生、减轻事故危害。

这部分的结尾,咱们说回丰田的“固执”,这套系统其实完全可以在宣传策略上喊出更为吸引眼球的口号,取得更大的市场声量,但丰田对这套系统的宣传依然足够克制。“减轻疲劳”、“减少失误”、“避免事故”是官网介绍中着墨较多的词汇,“协助驾驶”依然是核心。相比那些眼花缭乱实际表现拙劣的“智能驾驶”宣传,这种策略无疑是保守的。在我看来,这种保守也许会损失一部分关注,但长久来看,踏实可靠让人信赖才是品牌之树长青的根基所在。

写在最后:

消费者容易感知的是什么?消费者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这是时代浪潮下作为汽车厂商和媒体都要思考的问题,那种“爹味儿”十足的说教方式已经不能说服消费者,即便你的产品和观点是正确的。

所以,在这次试驾体验上,我们看到了丰田对技术与人的思考,同时也看到了丰田通在动力系统、智能领域做出了更多更容易让消费者感知的变化。

当然,即便是在新能源浪潮下,丰田车型仍然是非常值得推荐的车型,对东北地区的朋友尤其如此。

纯电在东北冬季短板明显,对于大多数东北地区家庭而言,考虑到电车的里程焦虑、可靠性、二手成本等影响,没有里程焦虑、使用成本低、同时可靠性高、性能又有提升的智电双擎车型有着难以撼动的优势。而丰田的产品可靠性、丰富的服务网点等等因素长久累计的金字招牌在消费者心中依然有着相当地位。

在这个时代,无论是选择更为“时髦”的品牌,还是选择相对“古板”的丰田,每个消费者都有自己的理由。不过,无论何时,我们还是建议你参考体验过“老牌大厂”的产品之后再做决定。同时,依然要想清楚,你对一辆车的期待究竟是“新奇体验”还是安稳的幸福。

标签: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来源:爱卡汽车网 | 责任编辑:
最近更新

• 最热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