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近期,延边大学附属医院(延边医院)疼痛科成功开展的一项微创介入治疗新技术暨延边州首例腰椎间盘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解决了腰间盘突患者不愿意开刀手术治疗的问题,为饱受腰椎间盘突出折磨的患者提供了一种更加精准、微创的治疗新选择。
69岁的患者杨大爷,腰腿疼痛缠身许久,以为是老年人的通病一直也没太在意。近期,他腿疼的症状突然加重,导致无法正常久坐和行走,才开始重视起来,开启了求医之路。辗转多家当地医院、诊所,经过多方保守治疗效果均不明显后,纷纷建议其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由于年事已高、身体基础疾病较多,杨大爷担心自己身体无法承受,对手术心怀恐惧,十分抗拒。在无助之际,经别人介绍,杨大爷慕名找到延边大学附属医院(延边医院)疼痛科副主任张广建寻求治疗。张广建对其症状、体征及腰椎核磁检查综合分析后,诊断患者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综合其病程、症状、影像学表现的突出部位和程度等多方面因素,决定摒弃保守疗法与传统的手术疗法,使用科室新引进的微创介入疗法,为杨大爷实施“腰椎间盘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手术”。手术如期开展,患者局部麻醉后,在DSA引导下精准定位靶点,张广建手持几毫米的穿刺针穿刺到突出的椎间盘部位,对其进行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手术过程中,主刀医生与杨大爷沟通时,他惊喜地说:“我的腿变松快了,好像拉紧的弦松开了”,整个手术30分钟即顺利完成。术后,杨大爷感觉疼痛缓解,体会到前所未有的轻松感。术后当天,杨大爷就能下地行走了,观察1天便恢复出院了。
张广建介绍,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疼痛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突出压迫和刺激神经根、马尾神经所引起的一种综合征。该病是临床上导致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发病的基础是椎间盘的退行性变,腰部外伤或工作、生活中反复的轻微损伤也会导致髓核突出产生症状,比如司机、文职人员、运动员都是高危人员,随着微创介入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已经出现了多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微创技术,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就是其中的一种,这项技术是21世纪初被引入国内行颈/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一种微创介入治疗技术,该技术利用40℃低温射频能量汽化突出的髓核组织,完成椎间盘组织的重塑,再利用70℃热凝技术使髓核内的胶原纤维收缩、固化,使椎间盘突出物体积缩小,减轻突出组织对神经根的刺激,缓解临床症状,达到治疗目的。该治疗全程在CT或X-ray影像监视下精准定位,穿刺针只有3mm,局麻下完成,治疗中仅有少许酸胀感,具有安全、有效、微创等优点,可适用于各年龄段的椎间盘突出患者。此项技术的成功实施,填补了延边州该项领域的空白,标志着疼痛科在微创介入领域方面得到了进一步的扩展,对推动医院微创介入技术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延边州地区广大腰间盘突出患者带来了福音。(延边医院)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