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1
龙星出,万物复苏二月二,龙抬头。 这源于古人仰望星空所捕获的浪漫与神奇。 因为二十八星宿中的东方七宿,是一个完整的龙形星象。 且于仲春抬头,仲夏飞天,仲秋潜渊,随四时节气而变化。 “龙抬头”,便是角宿初露,苍龙七星始出东方,象征着生发与祥瑞。 此时,芳草茵茵,杨柳吐翠,万物复苏,大地一片生机勃勃。 古人认为,这是龙的功劳,因为龙是行云布雨的主宰。 更是消灾降福、纳祥转运的神物,龙一抬头,好运自来。 所以这一天,人们既要为春耕备耕忙活,也要敬龙开运,迎龙求雨。 衷心盼望着新的一年里:飞龙在天,鹏程万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2
剃龙头,鸿运当头民间谚语说:“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 传统习俗认为,在今天理发,可以精神抖擞,鸿运当头。 因此二月二,大街小巷的理发店都是顾客盈门,生意兴隆。 人们心中怀揣着对未来美好的愿景,理发去去旧,春天开好头。 这也和“正月不理头”习俗有关,正月理头是对舅舅的大不敬。 尤其是讲究的老辈人,都会等到二月二剃龙头,既吉祥又转运。 无论老人还是小孩,都要剪发修容,让自己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借龙抬头的吉日,大人“剃龙头”,一年鸿运好兆头,来日更上一层楼。 小孩“剃喜头”,则保佑孩子身体健康,万事顺遂,长大后也能出人头地。3
吃龙食,祈吉纳福二月二,吃龙食,是对龙图腾的崇拜。 人们会将吃食都取“龙”相关的名字,来沾龙气,祈吉纳福。 这一天,吃猪头称作“食龙头”,代表着吉祥如意,一年好彩头。 水饺称作“龙角”,而且讲究吃肉菜馅的,以求财源滚滚,福气绵绵。 面条称作“龙须面”,下锅时如银龙入海,有着一年都顺风顺水的美好寓意。 馄饨称作“龙眼”,吃下肚后,希望自己能够明目清神,未来前途一片光明。 北方二月二,必不可少的就是炒金豆,噼里啪啦,想着日子越过越红火。 不止如此,米饭还称作“龙子”,水饺称作“龙角”,煎饼称作“龙鳞饼”,馄饨面称作“龙拿珠”......真是五花八门,热闹喜庆。 而无论是哪一种“龙食”,都寄托着人们祈龙赐福的美好愿望。 希望苍龙泽被大地,佑人间太平安康,一年到头都春风得意,抬头见喜!4
春耕节,年年有余中国有句老话:“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 二月二,龙抬头,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春耕春播之始。 远古伏羲氏时代,为了表示对劝桑耕田、以农为本的重视。 每年这天都会“皇娘送饭,御驾亲耕”,自己打理一亩三分地。 后世的尧舜禹也纷纷效法,周武王后更是当作一项重要国策施行。 不仅要举行重大仪式祈敬天地,还要文武百官亲自耕种,以保风调雨顺。 北方民间,也会在二月二清晨,用草木灰围粮囤,预祝今年大丰收,仓囤盈满。 如《易经》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千百年来,中华儿女就是龙的传人,奋发向上,生生不息。 凭借自己的双手,辛勤耕耘,挥洒汗水,换来丰衣足食,年年有余。 二月二,龙抬头,在这个好事成双的日子里,愿每一个龙的传人:抖擞精神,鸿运当头,从这头到那头,全年有个好兆头! 文末点个在看,儒风君好喜欢!↙点击“ 阅读原文”,发现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