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捕捉小微隐患,预防校园欺凌,我市建立了排查台账。截至目前,全市排查出重点关注学生1974名,全部纳入跟踪管理体系。”近日,自山东省临清市教育体育局获悉,为筑牢校园安全防线,临清市推行“预防+处置+关爱”三位一体防范校园欺凌工作机制,为学生健康成长护航。
聚焦及时处置,完善“N方联动”。临清32所中学每校成立了一支30至50人的少年警队。同时,在辖区派出所指导下,少年警队每月定期进行队列和体能训练,增强队员的身体素质。临清市公安局打造首支“女警办案机动队”,遴选16名女民警,优化涉及未成年人犯罪办案模式,确保侦查取证、隐私保护、舆情稳控等工作专业化、规范化开展。女警办案队定期走进校园开展系列讲座,通过面对面讲法律、心贴心做指导的方式,引导学生树立防范侵害意识。
依托“大白哥哥”未检品牌,临清市强化政法各部门联动,推出“平安专列”沉浸式体验活动,切实增强青少年法治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抽调精通法学、心理学、社会学知识的7名青年干警,在全省率先组建以卡通形象命名的“大白哥哥”未检团队,与学校会签文件,成立公益监护人团队,充分释放未成年人检察制度效能,强化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保护,携手政法机关、政府有关部门、社会力量,共同为未成年人安全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临清市积极构建“一站式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针对新形势下校园欺凌事件引发的矛盾纠纷以及出现的新情况,探索预防和调处的新办法、新规律,积极调解校园欺凌矛盾纠纷,为校园欺凌事件纠纷当事人提供法律和心理等方面的咨询服务。畅通纠纷化解渠道,联合市委政法委、公安、检察院、法院成立了临清市学校安全事件人民调解委员会,汇集各方力量调解因学校安全事故、校园欺凌、校园暴力等引发的各类矛盾纠纷。截至目前,共调解各类学生之间、家长之间、家长与学校之间的矛盾37起,真正实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
临清市教育体育局延长关爱链条,推进“法治进校”,健全校园心理服务体系。创建了集办公办案、心理疏导、预防矫治、关护帮教、宣传教育于一体的“雨巷”工作室,主要针对涉案未成年人设立心理测评、疏导矫治等心理干预课程,科学疏导、化解焦虑。工作室成立以来,为涉罪未成年人进行了一对一心理矫治,对涉案未成年被害人进行心理疏导,目前已与70余个涉案家庭进行了亲情沟通,跟踪帮教涉罪未成年人50余次。此外,临清在全市教育系统全面推广“成长定制+”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模式,为每一名留守儿童量身定制成长方案。
依托临清市人民医院隐蔽医疗用房,临清建成全省首个未成年被害人“一站式”关爱中心,占地约120平方米,拥有独立的进出口和电梯,整体装饰风格采用暖色调,帮助未成年被害人舒缓心情,房间进行软包及隔音处理,确保安全性和私密性,能给未成年被害人及其家属提供安全感,消除其对隐私泄露的担忧。
标签: 未成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