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1944年,中国自行研究的青霉素在昆明西山脚下诞生;1959年,顾方舟在昆明成功研制出脊髓灰质炎疫苗......多年来,在云南这片高原土地上,繁茂的植物、动物多样性及丰富多彩的民族,蕴含着丰富性难以想象的细胞、基因生物密码。如今,细胞工程、细胞研究对于祖国西南边陲的云南而言不再遥远。
刘馨,1977年10月生,博士研究生学历,当过研究员、进过企业、做过教师……近20年来辗转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各个岗位。2019年,正值科研、事业上升期的生化博士刘馨从上海回到家乡云南,和一群志同道合的研究者、企业家一起,开始了现代细胞工程研究。
从2004年到2019年,刘馨经历了几次研究方向的转变,始终不变的,是她对于科学的执著和她积极向上的进取之心。最终,细胞工程研究打开了她研究的新领域。
“我是半个云南人,对云南这块土地有很深的故土情结。我觉得云南也正在蓄积力量,在未来会有很大作为。”刘馨说。
在刘馨看来,创业就是在无数次的绝望和无数次的燃起希望的这种过程中对内心的一种历练。除缺乏资金,人才是最大的瓶颈。对此,刘馨一边去以前熟悉的团队招募,一边从学校毕业生中进行后备力量培养,才算基本解决了人才问题。“从我们最初大概只有10个人的一个小公司,发展到现在我们公司有50多人,其中技术团队有30多人。”刘馨说。
2019年,刘馨的公司得到了昆明高新区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同年,刘馨的公司昆明时光肌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与昆明高新区国资公司联合成立云南省细胞工程中心有限公司,负责“昆明高新区细胞产业集群创新园”项目的建设与运营。下设云南省细胞库、云南省细胞制备中心、云南省细胞质量检测评价中心和云南省细胞医疗等专业公司,从细胞储存、检测、制备、制造等,提供一站式完整细胞产业链的全方位技术平台和服务。
从最初做企业,到现在建平台,短短几年时间,刘馨的事业发展逐渐步入正轨。目前公司走出了第一、二步,站上了更大的平台。对于未来,刘馨坦言,公司将融合云南多样性特色,发展细胞领域高端技术,实现科技成果转化,推动“细胞产业集群创新园”在创新链、产业链和供应链方面快速发展。把“细胞产业集群创新园”建设成为西南一流、国内知名、面向南亚东南亚开放的国际化专业园区。(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 视频 昆明高新区管委会)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