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好时节,春耕春播正当时。 3月20日,在昌吉新湖农场昕望合作社的一座大棚内,工人们正有序向穴盘内填土、点种,逐一往大棚内摆放穴盘,然后打开电机抽水泵,均匀喷洒灌溉水,大家都在争分夺秒赶番茄育苗订单。当天,新疆昌吉供电公司员工袁龙、霍勇龙来到大棚,巡检大棚线路和室内用电线路,排查用电安全隐患。
“大棚里湿度大,这段时间你们工作人员多,用电时间也长,你们要格外注意用电安全,线路要确保绝缘好。有啥用电问题随时打我电话。” 霍勇龙嘱咐新湖农场昕望合作社负责人卢宗安。
【资料图】
“今年,我们签订5780亩番茄种植合同,预计在4月底即出售番茄苗,我们报装用电供新设备,供电公司都是上门服务,很方便很省心。”卢宗安说。
昌吉新湖农场是全国五大农场之一,现已形成棉花、小麦、番茄等农作物育种、育苗特色产业链。其中,棉花、番茄苗种和成品均远销全国各地。前些年,新湖农场番茄育苗、种植也都是农户在家门口种植或者开个小作坊,做点儿小生意。
2020年2月,当地政府统筹发展特色产业,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建设,拓宽经济发展渠道,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大型番茄加工企业,成立昌吉新湖农场昕望合作社,新建50座大棚专门种植番茄。在番茄育苗、栽种、挂果的过程中,大棚内都要保持合适的温度和湿度,卢宗安便为大棚同步配备了电动控温设备和自动灌溉设备。
昌吉供电公司得知昕望合作社要新建番茄种植大棚后,上门了解用电需求,指导卢宗安线上报完成用电报装,快速完成用电负荷测算和用电线路改造,保障番茄大棚用电可靠。
两年时间里,昕望合作社的番茄大棚在卢宗安的悉心打理下,育苗质量和口碑很不错,2022年3月,番茄大棚育苗订单又增加了一倍之多,看到大棚种植效益不错,当地种植番茄的村民也纷纷投资建起大棚并加入昕望合作社。卢宗安整合资源,实施“农户+合作社+公司”订单式番茄种植销售模式,提升整体效益。
2022年4月,昕望合作社大棚已增加至76座,卢宗安对全部大棚进行改造实现育苗全电化管理。但当时所属线路线径过细,无法满足种植用电稳定性需求。
昌吉供电公司投资30余万元,对合作社所属供电线路进行改造,大棚番茄育苗订单有了充足电保障。
每年春天是番茄育苗育种高峰期,为保障区域特色种植产业发展用电,昌吉公司建立“电亮‘心’湖,服务千万家”党员服务队上门点对点服务机制,发挥党员服务队作用,对种殖户开展上门服务,逐户推广“网上国网”APP等线上办电渠道,传授节电窍门,帮助检查用电隐患。
今年,该公司继续深度融合“党员示范岗”“党员责任区”和台区经理工作机制,网格化管理辖区农业种植用电客户,特别是现阶段大棚种植户、育苗育种种植户提供一系列便民服务。
如今,番茄育苗、生产、加工已经成为新湖农场的重点产业之一。“今年一季度我们就卖出了3万余株番茄苗,将近70余户村民能家门口挣钱,春季过去,大棚还能种蔬菜、种瓜果,每家每户年平均收入也都在20余万元,日子越来越好了。”卢宗安说。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