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之前,麻烦您点一个“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造船工业水平也在逐渐提升。尤其在进入21世纪之后,我国的造船技术甚至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作为拥有百年历史的大船重工集团,更是我国造船企业当中的佼佼者。
【资料图】
大批的国际订单,纷纷向其投来。其中,来自挪威船王的订单更是深受重视,于是在签约时大船重工一再退让。
可在2019年时,船王名下的卓尔公司却单方撕毁与大船重工的价值百亿的订单,致使其负债二十亿人民币,甚至还要将大船重工告上法庭,无奈大船重工宣布破产。
那么在这件事中,大船重工为何会被逼破产呢?挪威船王又是如何给它下套的?大船重工最后的结局又是怎样?大船重工又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快速崛起,引来百亿大单
关于大船重工集团,它最早出现于清朝为了自救而兴办的“洋务运动”之中。当时,在李鸿章等洋务派的改革下,在中国境内兴建了大批的近代化军事工业。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大船重工的前身——大连旅顺船厂便应运而生。
为了建造这一船厂,满清政府耗费了十年时间,花费白银一百四十万两。但是,还没等到其发挥它的作用,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旅顺地区先后被德国、俄国所占领。
这一船厂也因此一直被其他国家所使用,在新中国建立之后,它又经历了一段时间的中苏合营阶段。在经历了十多年的合营生产之后,它才正式回到国家的手中独立经营。
也正是在此之后,大连造船厂才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造船工业能力也才快速发展起来。1958年的时候,大连造船厂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第一艘万吨远洋货轮“跃进”号正式下水。
这也确立了大连造船厂在我国造船产业当中的龙头地位。在此之后,为了打开国际市场,它又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世界奇迹。其中,在关于超大型油轮、集装箱船和深海钻井平台等方面的发展表现更是尤为突出。
另外,随着中国海军的发展,我国对海上水面舰艇的需求也在急剧上升。身为我国造船行业的龙头,大船重工便开始承担起了它作为中国企业应负的责任。先后为海军设计建造了四十五个型号、八百二十多艘舰船。
更是成为了国内为海军建造船只最多的船厂,此外,它还承担起了中国第一艘航母“辽宁号”的改造工程,为我国后期的自研航母发展制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从这些年大船重工的成果来看,它在世界造船业上创造了太多个世界第一。也正是因为它的快速发展和崛起,树大招风的它便开始受到了其他一些国外造船企业的妒忌,这也为它被挪威船王下套埋下了伏笔。
大船重工凭借多年来的发展,在国际造船行业有着不可撼动的地位。所以,就会有大批的国际订单纷纷向其投来。它也凭借自身过硬的实力,面对这些订单对它来说根本毫无压力。
但是,在2013年的时候,它就迎来了一个“致命”的订单——挪威船王约翰·弗雷德里克森的订单。
说道这位挪威船王,那么就不得不说一下他背后的故事。他是挪威卓尔公司的创始人,他之所以能被称为挪威船王,是因为在其名下不仅拥有着上百座海上钻井平台。
而且他还拥有着上百艘的远洋货轮,更是全球最大邮轮的拥有者。他的这些产业折算下来,使得他的身家高达一百零四亿美元。而他这次向大船重工下的订单就是为他定制八座适合挪威海域的海上钻井平台,每座平台可支付2.3亿美元。
在接受到这一消息之后,大船重工的领导层们便认为这是一个对大船重工十分重要的机会。只要拿下这一笔生意,不仅能获得将近一百三十亿人民币的收益,而且也能更好地给大船重工在国际市场上树立良好的信誉。
面对这样既能挣钱,又能增加自身名誉的买卖,大船重工何乐而不为呢?也正是因为在如此巨大的利益面前,使得大船重工的高层们失去了应有的谨慎。在他们看来,对方在国际上拥有如此大的知名度,和如此高的身价。
与他签下这一笔订单完全不会存在任何风险,所以各方都在极力促成这一笔订单地完成。殊不知,也正是因为这一笔订单,使得大船重工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百年发展而来的造船厂差点也因此毁于一旦。
卓尔公司图穷匕见
为了能够在迫使大船重工与自己合作,约翰·弗雷德里克森还将订单的消息发给世界各国的知名造船企业。弗雷德里克森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他是一个商人,而且是一个老奸巨猾的商人,在生意场上,他们这种人往往都不会吃亏的。
他在向大船重工抛出橄榄枝的时候,同时还将这一笔订单的消息在世界上进行宣扬。他的这一操作,顿时吸引了世界上其他很多国家的造船企业的关注。为了能获得这笔订单,这些企业都纷纷向他表现出了友好。
这样一来,大船重工的竞争对手便多了起来,同时,约翰·弗雷德里克森也能更好地实施他的计划。但是此时另外一边的大船重工却有些心急了,于是立马找到了他商议关于这笔订单的相关事宜。
不得不说,福雷德克里森作为一个商人他是十分成功的,但是作为一个生意伙伴,他却是十分的不道德。他知道现在大船重工这边急于拿下这笔订单,他也知道,在欠下合同之后,大船重工也能按期交付这些钻井平台。
可他需要的不仅仅只是这些东西,这些年大船重工在国际市场上出尽了风头,这是他很不愿看到的。于是他便想趁着这个机会,要狠狠打压一下大船重工的实力。
所以,在双方就一些问题达成共识之后,他决定与大船重工合作。但是,他打压大船重工的计划依然没有改变。在签订合同的时候,在合同当中表明,这笔订单的预付款,也就是定金的金额只占这笔订单收益总额的10%。
他的这一条要求在企业合作当中是及其不合理的,按照正常的程序,按理说这笔定金应该占总额的30%,双方才能顺利展开合作。毕竟钱没到位,想要做什么工程都是十分困难的。
甚至搞不好还得自己往里面贴钱,做了多年国际生意的大船重工不可能不懂得这个道理。一开始,公司的高层当中还是有人反对合同中关于定金太低的这一问题。
但是在经过几次讨论之后,很多人还是觉得在这一点上完全可以信任约翰·弗雷德里克森,毕竟他在国际上有着那么高的知名度,不可会因此而损坏他的声誉。
于是,在少数服从多数的情况下,在大船重工的领导层们经过讨论之后,为了表达出自己对这笔订单的诚意,也为了急于促成这一笔巨额订单,他们还是决定答应挪威船王的这一不合理的要求。
但是,他们不知道的是,这个合同当中无理的要求并不仅仅只有这一个。在合同当中还有一条规定就是,在双方合作过程中发生纠纷的话,那么解决和判定纠纷责任方的机构得有弗雷德里克森决定。
可面对这些不合理的要求时,大船重工的高层们因为急于求成,便选择了忽视。也正是他们的这一草草决定,将大船重工一步步推向弗雷德里克森早已设计好的圈套之中。
在合同正式签订之后,弗雷德里克森便按照合同中的要求,“爽快”地给大船重工支付了一笔十三亿的定金。拿到钱就得办事,于是大船重工便也开始围绕着这一笔订单,将工程迅速开展起来。
在建造之初,弗雷德里克森就要求这些平台要适用于挪威地区的海域使用。于是在动工之前,大船重工就还为此专门派人到实地进行考察,回国之后针对该海域情况,设计了只符合这一地区使用的钻井平台。
在开始修建的时候,卓尔公司总会以各种无理的要求来拖延施工的时间,并且很快,那笔十三亿的定金就已经花的差不多了。于是为了加快工程进度,大船重工决定自掏腰包,自费修建钻井平台。
此外,大船重工还将大部分的工作重心都放到了平台的建设之上,很快就修建好了四座钻井平台。在修建好这四座平台的时候,大船重工也算是松了一口气,但是任务还没有完成,他们也不敢掉以轻心。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发展,国际原油市场遭到冲击,导致了原油价格大幅下降。卓尔公司也因此受到了很大影响,导致其收益也在不断称下降趋势,于是,弗雷德里克森便决定开始他的耍赖计划。
卓尔公司撕下伪装,大船重工遭受重创
时间来到2017年下半年,卓尔公司宣布正式宣布即将进入破产程序。但是这时的大船重工为了建造这笔订单,自己已经搭进去十七亿美元左右的资金了,如果卓尔公司真要宣布破产,那么大船重工将陷入绝境。
而且这些平台都已经进入了收尾阶段,很快就能投入使用,如果卓尔公司倒闭,那么就意味着这八座钻井平台全部报废。可以说这时的大船重工的命运已经被约翰·弗雷德里克森所掌握。
很快噩耗就传来了,卓尔公司决定取消六座钻井平台的订单。消息一传回国内,大船的负责人就坐不住了,于是他立马找到弗雷德里克森表示抗议,但是这根本毫无作用。
卓尔公司不仅取消订单,而且还拒绝支付剩余平台的应得款项。到了2019年的时候,他们又再一次的将第七座平台的订单取消。此时的大船重工已经再也没有任何资金来维持第八座平台的修建了。
于是,便准备与卓尔公司解除第八座平台的合约,但是这却遭到了卓尔公司的拒绝。他们的这一做法,将他们的险恶用心暴露了出来,也正式表明了他们就是在坑大船重工。
没过多久,就连最后一座平台也被取消了。这样一来大船重工真的陷入了绝境当中,在这长达五年的合作里,他们所花费的钱已经太多了,钱不够的时候,甚至还到外面借了债。
这时的大船重工为了这个项目已经严重亏本,但是另外一边的卓尔公司却根本毫无悔意,相反的他们还在为他们的卑劣行为沾沾自喜,而且他们也被没有打算就此放过大船重工。
他们利用之前合同当中,双方发生纠纷时他们拥有选择裁定机构的权力,选择了挪威当地的一家机构,判罚大船重工归还预先支付的那十三亿定金,以及相关的利息。
最终,历经百年历史的大船重工在高达八百多以人民币欠债的压迫下,不得不申请了破产。另外一边的卓尔公司,在这件事情当中不仅没有任何亏损,反而还因此感觉十分自豪。
他们还四处宣称仅用十三亿人民币,就能轻松将大船重工扳倒,以此来显示出他们的能耐。
面对如此困境,很多人都认为这一次大船重工或许真的就扛不住了,但是这时国家出手了。大船重工作为我们重要的军工及民用企业,曾为了我国军事以及经济做出巨大贡献。
在它陷入困境时,国家绝不会置他于不顾。所以,在国家的扶持下,将大船重工的欠债转变成为股权,将其分到债权人的手中。这样一来,就可以维持大船重工的生产运作。
只要,大船重工不停下手中的生产,那么它就能维持收益。事实证明,国家的这一决定十分有效,到了2021年的时候,大船重工的生产已经重新返回到正轨之上。
通过大船重工的这件事,给我们国家的很多企业留下了经验教训。如今的国际市场上太过混乱,面对我们国家的飞速发展,很多人都在对中国企业虎视眈眈。在这样纷繁复杂的背景之下,我们只有处处留下,不再走大船重工的老路。
这样才能保证自身的发展,从而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添砖加瓦。
标签: 钻井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