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本报讯(记者 郝志臻 通讯员 何金玲)4月4日,由青海省委宣传部、青海省委政法委主办,青海广播电视台承办的第三届“青海榜样”宣传发布活动在西宁市举行,互助土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家事审判团队荣获第三届“青海榜样”殊荣。
据了解,互助法院家事审判团队90%是女性。近年来,团队自觉强化司法为民担当,主动转变思维理念,着力创新体制机制,积极探索具有地方特色的审判经验,打造了一支“特色鲜明、业务过硬”的家事审判铁军。近五年受理家事案件6030件,年均审结家事案件1206件,占民商事案件的35.71%。
互助法院家事审判团队以“婚姻诊所”为定位,将县人民法院六楼打造成600平方米的家事审判专区,专设圆桌式法庭、亲情修复室、亲子观察室、心理疏导室等6个功能区及主题教育版块的文化长廊,营造“家”“和”文化氛围。在前期改革的基础上重组,选任熟悉审判业务的女性法官专职办理家事案件,将女性温婉、坚韧、理性的优秀品质贯穿于家事审判工作各个细节,配齐配强法官助理和书记员,择优选取2名调解员坐班,10名调解员轮班,组成家事审判团队,实现了家事案件的专业化审理。
结合互助县农村人口多、乡镇分散、务工人员流动性大等实际,互助法院家事审判团队积极开展家事案件巡回审判,有效、便捷化解纠纷,将家事纠纷尽力化解在田间炕头、老百姓的家门口。坚持贯彻调解优先原则,互助法院家事审判团队对双方当事人同意调解的案件,一方面全面关注当事人的利益,在裁判之外更加注重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的修复,家事法官变身“家庭医生”,诊断、治疗、修复破裂家庭,尽量使婚姻纠纷对夫妻、孩子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另一方面延伸司法触角,增加家事审判辐射功能,健全完善内外部协调配合后的案件跟踪、回访、帮扶、家庭教育指导等机制,使群众司法获得感明显提升。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