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曰:“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时长四脏”,脾土位于中央,土生万物,为其他四脏之长,只要中央脾土功能正常,其他四脏就会得到脾胃运化的精微物质滋养灌溉。所以,养生必以养脾胃为先。
在河北省名中医、河北省中医院脾胃病科首席专家刘建平教授看来,脾喜燥恶湿,胃喜润恶燥,脾升胃降,功能互为相用。
(资料图片)
若脾失健运、胃失通降,则机体的消化吸收机能就会失常,容易出现腹胀、食欲不振、大便秘结,或有倦怠、消瘦、气血生化不足等病变;
若脾脏运化水液功能减退,就会导致水液在体内停滞,产生湿、痰、饮等病理产物,出现四肢困倦、食欲下降、大便黏腻不爽等症状。
刘建平提出“调气守衡”的治疗原则,总结形成了“健脾益气、疏肝理气、和胃降气”的脾胃病治疗体系。
“健脾胃,需先从饮食做起,包括饮食有节、饮食宜淡、饮食宜缓、饮食宜少、饮食宜软、饮食宜温。”日常饮食养脾胃,刘建平教授提到了两物,可搭配进三餐食用。
鸡内金。鸡内金是鸡的干燥沙囊内壁,既可食用,亦可入药。鸡内金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味甘、性平,归脾、胃、小肠、膀胱经,具有消食健胃、涩精止遗之功效。临床中,鸡内金消食作用较强,所以常用于各种饮食积滞,症见胃胀、胃痛、呕吐、嗳气(打嗝)、大便夹有不消化食物等。鸡内金药性平和、药食同源,适用于大多数人。入药可生用、炒用或醋制用;食用可做糕点、熬粥等。
马齿苋。马齿苋长于田野路边,各地均有分布。中医认为,马齿苋性寒,味甘酸,入心、肝、脾、大肠经,全草有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消炎、止渴、利尿作用;种子明目;嫩茎叶可作蔬菜,临床常用其主治痢疾、肠炎。
刘建平教授特别强调,养脾胃还要注意养心情。脾胃是有“感情”的,中医学很早就认识到“情志伤脾”,心情抑郁、情绪低落时,会影响脾胃消化吸收,所以平时要保持宁静愉悦的心情。
原标题:两味中药健脾胃
作者:周文平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