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是经济发展的细胞,也是城市创新发展的活力源泉。
青岛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了建设“活力海洋之都、精彩宜人之城”的城市愿景和打造“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的目标任务,要实现这一愿景和目标,离不开众多优质的海洋企业。
为发现和树立一批创新性强、成长性高、发展潜力大的海洋企业,日前青岛开展了首届高成长性海洋企业评选活动。青岛海大生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海德威科技集团(青岛)有限公司、青岛镭测创芯科技有限公司等三个公司入选“成长性海洋企业20强”(下图)。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本次获评的20强海洋企业,创新能力强、质量效益好,均在各自海洋细分领域引领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的示范性和引领型。
从企业规模看,2022年营业收入在5亿元以上的企业4家,占比20%;1亿到5亿元之间的企业6家,占比30%;5000万到1亿元之间的企业6家,占比30%;5000万元以下的企业4家,占比20%。获评企业中民营企业达到17家,占比85%。
从产业类型看,20强企业分布于海洋船舶工业、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涉海设备制造、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信息服务、海洋技术服务等7个海洋产业类型。
其中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企业6家,占比30%,主要生产南极磷虾油、深海鱼油、胶原蛋白肽等海洋保健品、海洋功能食品;海洋船舶工业、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两类企业共6家,占比30%,主要是海洋工程装备生产企业和海洋船舶工业配套企业;海洋交通运输业企业3家,占比15%,主要是与海洋港口、海洋交通运输有关的物流、货代、供应链管理类企业;海洋信息服务和海洋技术服务类企业3家,占比15%,主要是海洋信息处理、海洋软件开发、海洋环境评价服务类企业;涉海设备制造企业2家,占比10%,主要是海洋渔业和水产品加工设备制造、海洋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类企业。
崂山区青岛蔚蓝生物集团有限公司
以入选的崂山区青岛蔚蓝生物集团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专注于海洋经济动物营养与饲料的研究和开发,为饲料工业和养殖业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主营业务为酶制剂、微生态、海洋水产生物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是“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青岛金花培育企业”,入选2022年山东民营企业创新100强名单。
位于西海岸新区的青岛地球软件技术有限公司也是入选企业之一。这是一家集地球科学软件和高端工程装备研发、制造、销售、服务于一体的高科技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海洋科学调查、测量测绘、海洋工程、空中交通管制、船舶电气自动化等领域,是国家科技部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及双软认证企业。公司定位科学与工程软件及高端装备研发、服务及解决方案提供商,是国内领先的数字地球与海洋科学软件开发商,国内领先的空中交通管制解决方案提供商。
青岛海洋经济发达,海洋产业基础雄厚,28个海洋及相关产业门类在青岛都有布局,但在海洋新兴产业培育方面,青岛还处于起步阶段。为进一步鼓励海洋企业做大做强、跨越发展,发挥好企业对海洋经济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去年青岛制定发布《青岛市支持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15条政策》,精准服务青岛市打造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的目标定位,构建完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树立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企业发展的鲜明导向,助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位于西海岸新区的青岛地球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按照“储备一批、培育一批、提升一批”的原则,本次评选建立高成长性海洋企业培育库,本次评选活动入围复评阶段的48家企业全部入库。针对今年入选20强的企业,青岛将按程序逐步兑现奖补资金,实实在在让获评企业享受到海洋政策的红利。
海洋生产总值是衡量一座城市海洋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直接反映着一座城市海洋发展的态势。近日,青岛公布2023上半年海洋生产总值:完成2479.4亿元,同比增长7.6%,占地区生产总值33%。
上半年海洋一、二、三产分别增长2.9%、5%和10.5%,三次产业占比为2.4:47.3:50.3,三产占比超过一半。全市90个海洋重点项目开工在建率84.4%,完成投资183.2亿元,年度投资完成率超过一半以上;全市海洋领域新签约项目55个,总投资额571.57亿元。
今年,青岛将以海洋实体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分领域、分赛道、分规模开展海洋企业培育计划,推进项目、资金、技术、人才、政策、平台等要素集聚,发挥各细分领域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培育一批在国内外具有核心竞争力、自主创新力、辐射引领力的涉海产业集群,助力青岛市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能级提升。
(来源:半岛政前方)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