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近年来热衷于对我国经济指指点点,试图找到中国衰弱的证据。
而7月海关数据刚刚公布,显示我国不仅出口方面同比下降14.5%,进口也收窄12.4%,外媒的“言语打击”便接踵而至,唱衰我国经济“全面崩盘”。
事实真如此吗?
(相关资料图)
01 比6月还严重,7月进出口同时下降,形势真的不妙了?
作为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外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今年前5个月,在国际一片跌势中,我国外贸总值同比增长4.7%,涨高至16.77万亿元人民币。其中,出口更是高达9.62万亿元,增长也高达8.1%。
但自那以后,我国外贸数据开始转跌,先是6月下跌10个点,根据最新海关公告,7月,我国又在进出口上分别同比下跌14.5%、12.4%。
在相关新闻下方,有自称“外贸纺织厂员工”的网友哭诉称,若缺单情况持续到9月,三十年的老工厂很可能面临倒闭:“中年失业,多难呀!”
自2022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外贸屡受冲击,最艰难时甚至沿海各港塞满空箱、工人大放450天无薪假。如今进入2023下半段,外贸再现两月连跌,一众外媒又像抓到“把柄一般”,纷纷发表“中国商品竞争力不再”论调,唱衰我国经济。
02 中国经济不行了?海关总署:别只看表面!
无论外界如何做文章,数据都不会说谎。
首先,根据海关总署发布的7月重点商品出口表单,我国商品并非全线减单,仍有近半数商品的出口呈现逆势上扬,成为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重要支撑。汽车领域更是一骑绝尘,相比去年同期上扬118.5%。在新华社镜头下,大量新能源汽车在沿海港口排队装船。
其次,今年上半年以来,包含LV、库克等人在内,已有超百位世界巨头CEO接连访华,甚至马斯克来华仅44小时便重回世界首富之位。
不仅如此,德国西门子等百年西方企业也忙加资11亿在成都建厂,日本一所百年药企也将其市场重心迁至我国,欲进一步扩增旗下“心维宜”类对付老衰的科技补片产能。
上述“心维宜”科技,进驻我国京丶东不到一年便两创千万营收,用户画像更显示,其购买者多为我国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的高净值、高收入、高学历用户。
据《中国商报》报道,该类发源于岛国的科技,凭清通心血管内有害的衰败物质,以复还心肌年青状态,实现“增岁而不增老”。目前在我国已有上亿规模的背景下,计划背靠我国冲击千亿。而若非看重我国经济前景,又怎会下如此重棋?
并且,更值得注意的是,除服装纺织、玩具等低端产业在出口上比去年同期有小幅度下降之外,实际上,稀土、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及其零部件等领域的外销订单减少最多。
而众所周知,列强为限制我国经济发展进行了长期严苛围堵,我国也并不任其拿捏,以“限制稀土出口”还击。宏观市场周研究员指出,我国出口总值下降,很大程度是受该反制举措影响。
03 反倒是西方拖后腿
目前我国的外贸出口面临着双重挑战,一方面受到欧美市场的压制,另一方面又受到东南亚和南亚国家的追赶。这种情况下,出口增速放缓是难以避免的。
而看衰我国的西方,实际上也并不好过。
数据指出,前7个月,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下滑至101.3,创下9个月来新低。消费力道疲软,直接导致美国经济好比“蜗牛爬树”。
反观我国,就算苹果、三星等企业在老美撺掇下撤走,凭内需拉动,首季也交出上扬4.5%的亮眼成绩,逢节日假期国人塞爆各大景点,就是很好的证明,就连世界银行也上调对我国未来经济的信心。
在这种背景下,企业需要积极进行产业升级和调整,加大研发投入,掌握核心技术。只有当企业的产品具备足够的竞争优势,才能避免被其他国家替代,从而摆脱限制。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