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芯片之争愈演愈烈,没想到韩国先撑不住了。
8月1日起,我国对于金属镓、锗的出口管制正式生效,就在当天,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紧急召开镓、锗供应链检查会议,想方设法应对中国出口管制措施。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然而,这次的会议不但没有商量出什么有效的方法,反而让韩国上下都陷入了悲观之中。
事后,韩国媒体《韩国经济》报道称:
“中国出口管制镓锗动摇韩国半导体根基。”
坦白来说,韩国媒体如此悲观也在情理之中,中国镓和锗在全球市场的占有率分别是94%和83%,而镓是未来半导体研发和OLED显示屏的核心关键材料,锗被用于半导体产业关键气体的生产,二者缺一不可。
如今中国对镓和锗实施出口管制,相当于一下掐住了韩国的命门,能不急吗?
不过话说回来,韩国走到今天也算不上令人意外,用四个字来形容就是“咎由自取”。
你敢跟着美国做初一,就怪不得我们做十五,别着急,好日子还在后头。
作为针对美国制裁的反制措施,我国7月初宣布,从8月1日起对镓和锗及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
显而易见,这是我们反制美国的招数:你不是伙同盟友搞对华禁售,限制出口芯片和光刻机吗?那好,我也不卖原材料了,既然不想玩,那大家都别玩。
消息一出,美国五角大楼忙着“搞回收”,跟加拿大签订回收镓的合同,韩国这边更是吓得嗷嗷叫苦,直接崩溃了:别这么玩啊,我们真顶不住,根基没啦!
实话实说,韩国表现得如此紧张,可能与镓和锗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大幅上涨有很大关系。
据路透社8月1日报道,欧洲鹿特丹仓库镓锭报价已经来到了每公斤370美元,相较于6月底每公斤258美元的价格,涨幅超过40%;
与此同时,锗锭也在短短一个月内上涨了9.1%,价格高达1473美元每公斤。
中国这边刚刚宣布对镓和锗出口管制,全球市场价格应声大涨,韩国自然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就连美国主子都被逼“变废为宝”了,更何况韩国?根本就无力招架。
中美博弈,大韩民国一向自诩“宇宙第一强无敌”,怎么说服软就服软了呢?
主要原因还是玩不起,要知道芯片产业是韩国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GDP占比高达40%,如果芯片产业真的崩了,那韩国经济距离彻底崩溃也就不远了。
而现在最严峻的问题也在于此,因为盲目伙同美国搞对华芯片出口限制,韩国的半导体产业已经受到了极大打击。
中国不仅是全球排名第一的半导体市场,并且更重要的,还是韩国多年以来位居第一位的贸易伙伴,尤其在芯片上,是韩国最大的甲方。
但由于跟随美国限制对华芯片出口,直接导致韩国各大芯片巨头业绩直接下滑,韩国半导体出口承压。
根据韩国贸易部公布的最新数据,7月份韩国的出口额为503.3亿美元,同比下降16.5%,拿下了十连跌,同时跌幅创下了3年来的最大值。
具体来看,芯片需求恶化尤其严重,韩国半导体出口同比下滑了34%,陷入困境。
由于对华贸易不畅,韩国半导体产业发展本就已经处于岌岌可危的境地,现在中国又出手限制镓和锗的出口,韩国彻底跳脚了。
因为韩国人心里非常清楚,哪怕平时吹得再厉害,真到了手下见真章的时候,自己压根就不是对手,现在大难临头,后脊背一个劲发凉,不服软才是怪事。
事实上,韩国本身有一定的技术优势,在中美博弈的大背景下,其实是有机会左右逢源,获得更好发展的。
毕竟作为一衣带水的邻国,中韩之间没有核心矛盾,我国没必要把关系搞得太僵硬,完全可以给韩国留下一定的生存空间。
但可惜的是,给了韩国机会,却完全不中用啊,死心塌地跟随美国限制对华芯片出口,一条路走到黑,最后受伤的还是自己。
不得不说,“自己打自己”这一套,还是韩国玩得溜。
如今我国开始全面发力,长江存储崛起,直接把存储芯片干到了白菜价,三星电子业绩暴跌。
今年上半年,三星电子的营收同比下降22.27%,净利润同比下降95.25%,跌幅让人咂舌。
而且这还没完,轮船建造方面,今年上半年我国新接船舶订单量3767万载重吨,同比增长67.7%,占全球新订单总量的72.6%,同样对韩国实现了全面超越。
可以说,韩国政府拎不清,非要全面倒向美国,现在只是“开胃菜”,往后的“好日子”还多的是,将来被动摇的“根基”会越来越多。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中美芯片之争长期博弈,最受伤的却是韩国。
不过,韩国有今天也在情理之中、意料之内,完全是咎由自取,希望能够早日迷途知返吧。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