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世界观点:第11届食品科学国际年会-刘兴泉教授:优质稻谷收储保质减损关键技术研究

发表时间:2023-07-02 14:26:24

字号:A-AA+

报告标题


(资料图)

优质稻谷收储保质减损关键技术研究

稻谷是我国主要储藏的粮食,是维系国计民生、事关社会稳定的头等大事。科技对稻谷储藏的重要性愈加重要,需加大储藏技术研究力度,真正实现藏粮于技,切实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在稻谷储藏过程中需采取保质、保鲜等技术措施提升稻谷储存质量,延缓品质劣变。对此,系统开展粮食储藏环节主要害虫监测预警技术、主要害虫绿色综合防控技术及储粮分子生物学研究,构建重要储粮害虫的DNA条形码,建立基于特征挥发性化合物的储粮害虫快速检测技术和粮食储藏环节主要害虫智慧识别技术;开发基于光谱和粘虫板的诱集技术、储粮害虫双性引诱剂和植物源熏蒸剂产品;研究稻谷耐储品质筛选鉴定技术及粮堆微生物演替防规律,解决粮食产业发展中“卡脖子”技术难题,并形成粮食产业减损增效的技术与装备系统,推动我国储粮行业向绿色、生态、智慧方向发展,最终实现粮食储藏“高质量、高营养、高效益”和“低损耗、低污染、低成本”目标。

专家介绍

刘兴泉 授教

浙江农林大学社会合作处 处长、乡村振兴促进处 处长

国家粮食产业优质稻谷储藏技术创新中心 主任

刘兴泉,浙江农林大学社会合作处处长、乡村振兴促进处处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粮食产业优质稻谷储藏技术创新中心主任,浙江省食品学会副理事长、浙江省粮经学会副会长等,食品科学编委。长期从事粮食储藏领域的科学研工作,包括储粮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技术、基于信息和基因技术的粮食储藏性状判别、储粮品质快速和无损检测、粮食仓储信息化与智慧化等。先后主持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北粮南运”散粮集装箱保质运输技术与装备研发及示范子课题、浙江省“尖兵”“领雁”计划项目“新型优质森林食物资源挖掘及产业化技术研究”“浙江省储粮生态区有害生物智慧检测与绿色综合防控技术研究及示范”等各类科研项目4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SCI、EI收录50余篇,获中国酒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中国粮油学会技术进步奖、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科技兴检奖和浙江省科学技术奖等12项科研奖励。

已发布专家报告

《食品科学》编辑部拟定于 2023年8月4-5日在 中国江苏 南京举办“第十届食品与生物学科高水平SCI论文撰写与投稿技巧研修班”,为期两天。欢迎您参加此次培训班。

长按或微信扫码了解详情报名

为进一步深入研究食品产业科技创新基础理论,保障食品质量与安全,研发具有营养和保健功能的食品,推动食品科学研究的进步,带动食品产业的技术创新,更好地保障人类身体健康和提高生活品质,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和中国食品杂志社《食品科学》杂志、《Food Science and Human Wellness》杂志在成功召开前十届“食品科学国际年会”和四届“食品科学与人类健康国际研讨会”及二十余次食品专题研讨会的基础上,将与国际谷物科技协会(ICC)、南京农业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工业大学、东南大学、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徐州工程学院、昆明理工大学于 2023年8月6-8日在 中国江苏南京共同举办“第十一届食品科学国际年会”。

标签: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来源:食品科学杂志 | 责任编辑:
最近更新

• 最热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