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印度铁矿被抛弃?中国曾大量进口印度铁矿,为何现如今却不买了?

发表时间:2023-06-08 18:18:46

字号:A-AA+

引言

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铁矿进口国,而在中国进口的大量铁矿中,印度铁矿一直占比颇高。光是2021年第一季度,中国便从印度进口了2028万吨铁矿,同比增长66%。

但是,去年5月,中国却突然决定:拒绝购买印度铁矿!


(相关资料图)

这究竟是为什么?印度铁矿出了什么事?这一决定又会对中国产生哪些影响?

想要了解这些问题,我们不妨先从中国的铁矿资源说起。

为何要进口

实际上,单从储量来说,中国是个不折不扣的铁矿大国。

中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铁矿储量位列全球第四,占世界总储量的12%。纵观全球,唯有澳大利亚、巴西与俄罗斯的铁矿储量超越中国。

尽管如此,中国进口铁矿石的数量仍十分惊人。2021年,全球铁矿石进口量约为16亿,而在这16亿中,有11.7亿都是中国贡献的。从比例上来说,中国进口的铁矿占到全球铁矿进口量的七成以上,是毋庸置疑的进口大国。

在储量与进口量的强烈对比下,疑问出现。既然中国有这么多的铁矿资源,又为何偏偏要舍近求远,去外国购买铁矿呢?

其实,中国的铁矿虽然多,但可利用的部分却十分有限。

中国的富矿少,贫矿与难选矿较多。

据统计,富矿仅仅占到了我国铁矿资源的1.18%。超过5000万吨的富矿才能被称为大型富矿,我国的大型富矿更是数量稀少,仅在湖北、辽宁、海南三地有所分布。

目前,我国已开采的铁矿分布不均,质量有限。但是,这并不代表着我国的铁矿不具备开发潜力。事实上,我国大多数铁矿的勘探深度都较浅,这意味着中国铁矿仍拥有着巨大的开采空间。

拥有开采空间是一回事,是否真的需要开采是另一回事。开采铁矿并非易事,就算中国已经具备了成熟的开采工艺,但只要开采工作启动,便会对环境产生不可逆的伤害。

由此可见,中国铁矿储量丰富,但碍于种种因素影响,利用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可是,中国又是一个离不开铁矿的钢铁大国。2021年,国内钢材产量高达13亿吨,粗钢产量紧随其后,也达到了惊人的10亿吨,就连生铁产量也有8亿吨。

中国需要大量铁矿,但国内的铁矿难以满足生产的需求,那么最好的选择便是向外进口铁矿。在筛选靠谱的铁矿出口国时,印度进入了中国人的视野。

进口印度铁矿

印度之所以能成为铁矿出口国,是因为它有着优越的“先天条件”与“后天努力”,两者相加,令印度成为了具有竞争力的铁矿生产国。

就“先天条件”而言,印度铁矿在储量、产量、品种与产地上均具有优势。

2021年,全球铁矿储量为850亿吨,而印度的铁矿储量巨大,超过50亿吨。更重要的是,印度境内仍有大量尚未被开采的铁矿矿床,这些铁矿矿床大多集中在火山沉积地带附近。

印度铁矿不仅储量丰富,且产量也相当可观,近年来有不断上升的趋势。

同样是2021年,印度铁矿的产量超过2亿吨,这意味着全球有将近10%的铁矿产量来自印度。储量与产量,是印度能够成为铁矿出口国的基础条件。

其次,印度铁矿品种丰富,质量较高,恰好能满足我国工业生产的需求。

印度的铁矿主要分为四种,即褐铁矿、菱铁矿、磁铁矿与赤铁矿。其中,磁铁矿的含铁量极高,能达到惊人的72%以上。赤铁矿品质略次于磁铁矿,但含铁量也能保持在60%左右。

除了铁矿石之外,印度还同时生产矿粉。印度矿粉粘性较好,可以加工成球团矿后使用。

形形色色的铁矿产品可以满足中国钢铁厂商的不同需求,拓宽选择面,有利于生产。

相比于分布不均的中国铁矿,印度铁矿的分布较为固定与集中,全国将近90%的铁矿分布在以贾坎德为首的五个联邦地区。集中的分布令铁矿开发成本降低,更方便开采利用。

除了这些“先天条件”外,印度铁矿的“后天努力”也不容忽略。目前,印度国内铁矿的开采与利用已相当成熟,从而形成了一条完备的产业链。

为了提升铁矿开采效率,印度铁矿采取国企与私企联合开采模式。全国四成的铁矿掌控在国家手中,如钢铁管理中心、国家矿业发展公司、库德雷穆克铁矿石公司等,剩下六成则由私企负责,著名的塔塔钢铁公司便是其中之一。

这种独特的开采利用模式促使印度铁矿业良性发展,每家开采公司都有着自己的优势,因而能将整体效益最大化。

比如,国家矿业发展公司背靠印度政府,开采成本极低,钢铁管理中心则拥有好几家加工厂,能够实现钢铁的综合利用,而库德雷穆克铁矿石公司背靠河流,有利于运输,至于塔塔钢铁公司则坐拥四座矿山,主打国际路线,业务遍布欧洲与东南亚。

在高效率的产业链加成下,印度铁矿的出口价格也一直保持着优势。综合以上种种原因,中国在印度进口了大量铁矿。

原本这是一件双赢的好事,但印度偏偏要“作死”。

2022年5月,印度财政部宣布:上调印度铁矿的出口关税!

最关键的是,这次涨价的幅度最高能达到50%。印度政府规定,未来铁矿出口前要进行品级划分,铁矿质量越好,征收的关税便越高。

针对这次上调关税,印度方面振振有词。印度政府强调,这是因为印度国内的通胀压力较大,政府无奈之下只得提高关税,并且希望能够将更多的铁矿资源留在国内。

这些说辞虽然没有点明中国,但处处都是在针对中国。众所周知,中国是印度铁矿的最大客户。

印度仿佛拿准了中国离不开自己的矿石,因此故意抬价,但事实证明,印度的计划不会得逞。

中国的铁矿战略

印度原本以为,中国离不开印度的铁矿,但实际情况刚好相反,原来是印度铁矿离不开中国。

印度铁矿关税上调,对中国的影响微乎其微,甚至可以说毫无冲击力,这是因为我国未雨绸缪,实施了自主布局的铁矿战略。

而这一铁矿战略的核心,便是“不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中国深知,如果单方面在铁矿上依赖某个国家,那么一旦出现问题,后果不堪设想。因此,中国早就挑选好了多个铁矿进口国,印度只不过是其中之一。目前,澳大利亚与巴西才是我国铁矿进口的“主力军”,相比印度,这两个国家的铁矿性价比更高。

中国虽然有钱,但也不是只会掏钱的冤大头,自然要货比三家。印度铁矿竞争力下降,因此,早在2021年9月的时候,中国便开始着手减少印度铁矿进口。

2022年1月-4月期间,中国一共进口了536万吨印度铁矿石,同比下降了71%!因此,印度根本无法在铁矿石上做文章,威胁中国。

在铁矿问题上,中国不光与各国企业进行交易,更极有远见的买下了外国的部分矿山,进行自主开采,进一步降低供给端的风险。

比如,中国着眼非洲,买下了几内亚共和国的西芒杜铁矿。西芒杜铁矿储量惊人,初步探测超过20亿吨,总资源量甚至可能翻倍,铁矿品质也较为优秀,是十足的“潜力股”。

与国外铁矿企业做生意难免受到限制,自主开采更能掌控主动权,将中国的利益最大化。

除了从多国进口铁矿外,中国也始终没有忘记整合国内铁矿资源,从根本上加强保障。

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明确提出,中国需要不断提升产业链与供应链的自主可控能力。在不伤害环境的前提下,国内的铁矿开发正在持续推进。

除了开发铁矿以外,中国科研人员也在推动废钢等再生资源的综合利用,实现“循环使用”与“变废为宝”。根据计划,到2025年时,我国再生废钢铁资源的利用量将超过3亿吨。

与此同时,国内的铁元素循环也在不断加强。2021年5月,中国商务部发文,限制低附加值钢铁产品出口,要把这些铁元素留在国内,并鼓励废钢、钢坯与生铁进口,把国外的铁元素揽入中国。

结语

印度的如意算盘彻底落空,眼见着中国不慌不忙,丝毫不受影响,但自己的铁矿没人买了,印度终于慌了。2022年11月,印度财政部发文,下调铁矿石出口关税,球团甚至恢复了零关税政策。

短短半年时间里,关税先升后降,仿佛一场儿戏,印度简直是偷鸡不成蚀把米。无论印度如何作妖,中国始终将淡定应对,正是因为有了如此完善的铁矿战略,中国才不会在钢铁问题上受制于人。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铁矿开发与利用一定能更进一步。

参考文献:1、赵立群1,王春女2,张敏1,陈彤1,莫凌超1,王平户3.中国铁矿资源勘查开发现状及供需形势分析[J].地质与勘探,2020,(第3期).2、铁矿石:印度铁矿石供应情况梳理3、印度再出手!下调铁矿石出口关税,对中国市场影响有多大?

标签: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来源:爱较真科普说 | 责任编辑:
最近更新

• 最热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