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关注丨襄阳高新区:链上发力 招大引强 全球热门

发表时间:2023-06-08 15:20:55

字号:A-AA+

图片来源/摄图网授权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魏昊星


(资料图片)

■辜昌玉 肖阳 彭小津

今年2月2日,襄阳高新区与东风汽车东创紫联(武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签署了投资53.1亿元的新能源乘用车整车项目,导入东风自主品牌S31新能源乘用车产品,实现了襄阳新能源乘用车“零”的突破。该项目计划于2028年投产达效,将累计生产新能源整车60万辆以上,实现整车销售额450亿元。今年一季度,襄阳高新区围绕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招引签约项目28个,总投资265.98亿元。数据背后,是该区做好接链、补链、延链、稳链、固链、强链工作,用链式思维招大引强的积极探索。

大项目随链而来

链式招商的关键是发挥重大项目的“头雁”效应。按照“龙头企业拉动,配套企业跟进,产业集群发展”的思路,襄阳高新区紧盯“一个龙头、六大支柱”产业体系,招大引强、招新引高,形成了“滚雪球”的集群效应。3月26日举办的襄阳高新区链式招商春季攻势暨东风纳米2023年伙伴大会上,高新区与东实(湖北)动力电池系统有限公司、东风延锋(十堰)汽车座舱系统有限公司等10家供应商签订项目进区协议,投资额52.5亿元;东风汽车纳米公司与襄轴、新火炬、东昇机械等6家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从1月31日东风纳米项目开工建设,到3月26日东风纳米供应商项目签约落地。仅用时两个月,襄阳高新区便完成了从主项目落地到配套项目进区的链式布局。在聚焦汽车支柱产业的同时,襄阳高新区还将新能源汽车产业头部企业作为招商主攻方向。一季度,该区招引了投资68亿元的骆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年产400万套低压锂电池生产基地和2GWh储能锂电池生产基地项目、投资10亿元的东实汽车新能源电池项目等一批重大项目。

链出招商加速度

襄阳高新区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明确招商引资目标区域和目标企业,紧盯产业链缺失环节和短板弱项,绘制链式招商地图,精准招商。今年以来,襄阳高新区马不停蹄拜访企业、紧锣密鼓推介招商、密集签订合作协议,各招商分队多次“走出去”招商引资。截至4月底,该区共考察拜访110家企业,接待客商92批次380人,累计外出招商178天。一季度,该区新签约项目67个,总投资额473.66亿元。在积极“走出去”的同时,该区把服务关口前移,充分利用省、市招商平台以及节庆活动,突出抓好特色优势资源宣传推介、洽谈对接和信息搜集工作,扩大知晓度和影响力。2月7日,2023鄂港经贸合作推介会在香港国际会展中心举行。襄阳高新区邀请14家重点商协会及企业参加活动,与港企零距离对接,现场签约2个项目。3月6日,2023襄阳(上海)新能源汽车及生物医药产业推介会在上海举行。襄阳高新区共邀请49家企业、57名企业家参加,签约4个项目,总投资额176.1亿元。

优化环境稳链条

招商引资是起点,项目落地产生效益才是终极目标。襄阳高新区以项目服务为抓手,持续优化营商环境。5月15日,在襄阳美利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新能源汽车零配件扩产项目建设现场,精密机加工车间内外装修接近尾声,部分设备正在入场安装。“预计6月试生产。”高新区项目落地服务专班工作人员白春生说,其中4000平方米的模具车间已于今年2月投产,比项目开工时预计的投产时间提前了两个多月。为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难题与梗阻,襄阳高新区项目服务“三级响应”机制应运而生,即简单问题由项目落地服务专班或园办等区直部门直接解决,为三级响应;跨部门问题由管委会分管领导协调解决,为二级响应;复杂问题提请管委会主要领导或专题会议研究,为一级响应,实现了项目难题事事有回应。今年以来,襄阳高新区唱好“包字诀”、打好“主动仗”、种好“责任田”,紧盯签约、注册、备案等项目建设关键节点,提供全要素、全流程服务,高效推动117个亿元重大工业项目建设提速,叫响了服务企业的“高新品牌”。

本公众号版权归中国经济时报所有。如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须经许可,并注明转自中国经济时报。

总 监 制丨王辉王继承

监 制丨李丕光 王彧 刘卫民

主 编丨毛晶慧 见习编辑丨张宇萱

标签: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 责任编辑:
最近更新

• 最热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