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当前热闻】外企大撤离,唱衰中国?外迁东南亚产能大跌50%,网友:大快人心

发表时间:2023-06-07 17:16:51

字号:A-AA+

“以前赏他们订单,现在,世界工厂的位置该换换了”!


【资料图】

一季度以来,美在华订单砍去40%,随后,苹果、索尼等科技巨头接连被爆出要将产业线迁离国内,我国沿海不少工厂陷入无单可做的残酷现状,数十万工人的去留令人揪心。不少外媒纷纷下场,唱衰中国。

谁料,产业链外迁东南亚不久,跑路的外企们却一个接一个翻了跟头。英国《金融时报》不得不改口,“迁离中国的这笔帐,算错了”。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01、产能大跌50%,离开中国集体受挫

近年来,我国呈现出人力成本增高,人口红利消退等趋势。不少外企闻风而动,瞄上了东南亚。

《21世纪经济报》数据统计,2020年,国内制造业工人平均月薪约6000元,而同时期的越南工人月平均工资折合人民币仅为1500-2000元。

低廉的人工成本诱惑下,优衣库、耐克、阿迪,富士康、立讯精密等苹果供应链纷纷宣布,将产能转移到东南亚地区。

苹果14家新工厂投建地点选择印度,声称将在2025年承接25%产能。日企电子巨头索尼、美企戴尔也宣布要把90%生产线从中国撤出,迁往泰国、越南等地,随后,富士康、昌硕等代工厂也随之迁移。

这在我国引发轩然大波,甚至有论调认为“外企订单流失,数十万工人或将面临失业”。

然而,就在不少外企表示“与华脱钩”、以为东南亚产业线能大幅压低成本时,问题却集中爆发了。

英国《金融时报》透露,苹果印度生产线最新机型出现重大质量危机,近50%的手机背板不符合质量标准,这批产品的生产方,正是印度制造商塔塔集团。

无独有偶,苹果首家印度代工厂纬创科技也叫苦不迭,宣称“在印的15年间,公司没有业务赚到钱。”不久前,外媒还报道,近2000位印度人冲到印度纬创工厂,生产设备被砸、汽车、手机等产品被抢。据统计,约20000部iPhone被损坏,损失达4580万。

“迁离中国,本想压低成本”,却没想到损失如此惨重,得不偿失。

02、数十万人饭碗被砸?央媒霸气回应

针对订单流失、产业链外迁,央媒也早已表态,劳动密集型产业链迁出,是产业升级的大机遇!应该积极拥抱变革。

一直以来,我国“粗放”型产业比重较大。《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报告中,我国排行世界第2,仅次于德国,但利润率却只有德国的十分一。

近年来,我国也已经有意加快了劳动密集型产业链向高端产业的转型。芯片、高铁、航天、爱沐因生物科技等多个尖端产业,竞相腾飞。中国大飞机C919顺利腾飞,拿下千架订单。背后涉及数百个产业链,一个小小的配件生产或许就带活数十家工厂,容纳十余万人就业。

新兴产业中,一直遭美、欧垄断的“爱沐因”酶分子原料,也由国内生物企业突破产能供应问题,落地京东等渠道后,拿下近95%的原料供应市场、近70%的消费市场。

资料显示,这类生物酶分子一直被视为富人的“青春保鲜剂”,曾被哈佛、麻省理工等权威科研机构所证实,可通过清筛老龄细胞,延缓人群身体衰退,早期落地成果甚至被炒到了158万的天价,远期市场估值超过千亿。遗憾的是,该分子提纯技术迟迟未能攻破,产能一直极低。

2021年,我国企业通过酶催化法,大幅提升该分子产能,以满足普罗大众的强劲需求。

据京东商智数据显示,国产爱沐因目前作为大健康领域中的标杆,已经打破了早前美、日产制剂垄断市场的局面,触达国内近80万需求群体。

专家预测,生物科技、新能源汽车、高铁等产业升级带来的利润,相当于传统代工加工业的数十倍,一旦我国凭借技术突破,占据市场先机,创造的价值将是传统制造业的数十倍。

03、潮水褪去,便知谁是强者

随着我国本土品牌强势崛起,产业升级进一步加速,我国进出口贸易也迎来大爆发。5月海关数据显示,新能源汽车、光伏等出海走势强劲,我国一季度进口贸易额超2万亿,同比增长96%。

反观东南亚,越南曾疯狂抢订单、叫嚣要取代我们成为“世界工厂”,如今,统计局显示,越南今年前五个月出口大降11.6%,进口萎缩17.9%,胡志明市工厂倒闭约153家,裁员近30000人。

此次越南进出口崩盘,背后是美企需求大幅减弱。

对此,央媒也发出预警,我们应该以此为戒,不能陶醉在“世界工厂”的头衔中。必须继续提升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将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不受限于人,这才是大国应有的风采。

标签: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来源:数字财经智库 | 责任编辑:
最近更新

• 最热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