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天天快播报】预计6月6日!中国首艘国产大型邮轮正式出坞,未来前景十分广阔

发表时间:2023-06-06 09:13:54

字号:A-AA+

“爱达·魔都”号作为首艘国产大型邮轮预计在6月6日正式出坞,这一举动对于国人来说是十分振奋的,同时也提高了我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本文将从专业角度分析“爱达·魔都”号的出坞和国产大型邮轮的诞生,探讨中国邮轮工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前景。

一、“爱达·魔都”号的出坞


(相关资料图)

前世今生

“爱达·魔都”号是由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船集团)旗下的上海江南造船厂研发制造的,该船总长323.6米,总宽37.2米,总吨位14.5万吨,可容纳6700人。它将成为中国船舶工业史上首艘船长超过300米,排水量超过10万吨的大型客轮。

该船的研发和制造历时近5年,涉及了多个领域的技术创新和突破。其中,最大的亮点是采用了全球先进的涡轮电动推进系统,可实现更高的能效和更低的碳排放。此外,该船还配备了多个国际一流的设施和服务,如全景海景房、星级餐厅、健身房、儿童乐园等。

填补我国大型邮轮空白

这艘游轮的出屋不仅仅可以填补国产大型轮的空白同时也可以。

这艘邮轮的出坞确实可以填补中国国产大型邮轮的空白。同时,也可以让中国邮轮市场在国际品牌当中占有一席之地。据统计,中国游客乘坐的邮轮中,国际品牌邮轮占比超过90%。在全球经济下行的背景下,邮轮旅游市场仍然具备较大的发展潜力,这将为中国邮轮制造业提供更大的市场空间和商业机会。

二、国产大型邮轮的诞生

历史回顾

中国邮轮制造业的起步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末期。当时,中国开始引进日本和欧美的邮轮制造技术,并在广东和江苏等地建立了一批邮轮制造基地。然而,在当时的技术和市场条件下,中国生产的邮轮主要以小型船只为主,难以与国际品牌邮轮相比较。

在此背景下,中国邮轮制造业开始向大型船只转型,并在技术、设计、制造等方面进行了多次创新和突破。目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邮轮市场之一,邮轮制造业也逐渐取得了一些成果。

技术创新

国产大型邮轮的诞生离不开技术创新的推动,中国的邮轮制造业在技术上的创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船舶设计和建造:高速、高效、低噪音、低排放是国产大型邮轮的设计目标。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中国邮轮制造业采用了先进的数值模拟技术和先进的焊接技术,提升了邮轮的设计精度和建造质量。

2.涡轮电动推进系统:涡轮电动推进系统是国产大型邮轮的核心技术之一。该系统采用了涡轮增压器和电动机的组合,可实现更高的能效和更低的碳排放。

3.智能化服务系统:智能化服务系统是国产大型邮轮的又一重要技术。该系统可提供全方位的智能化服务,如无人化导航、自动导览、智能化安全等。

三、中国邮轮制造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前景

发展现状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邮轮市场的潜力日益被发掘。中国邮轮制造业在过去几年中,经历了快速发展,未来前景也十分广阔。

中国邮轮制造业已经生产出一批大型、高端、高质量的邮轮,如“海洋量子号”、“天骄号”、“嘉年华梦之旅”等,这些邮轮不仅在我国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在国际市场上也拥有了一定的竞争力。

未来,中国邮轮制造业的发展前景也十分广阔,预计到2025年,中国邮轮市场规模将达到1000亿以上,邮轮旅游将成为我国旅游业的新亮点。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中国邮轮制造业不仅需要在技术、设计、制造等方面不断创新和突破,还需要加强与国际邮轮制造企业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中国邮轮制造业向更高端、更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同时政府也可以通过政策引导,促进中国邮轮制造业的健康发展。

我国首艘国产大型邮轮出坞的意义是什么?

首先我国首艘国产大型邮轮出坞,确实可以直接表明出中国邮轮制造业水平的不断提升,同时也可以辅助中国邮轮制造业的竞争力以及国际方面的声誉。

其次这标志着中国船舶工业的一次重大突破。中国的邮轮制造业在技术、设计、制造等方面进行了多次创新和突破,成为全球邮轮制造业的重要力量。

最后国产大型邮轮的诞生将有望改变中国邮轮市场的现状,使得国产邮轮能够在国内市场上占据更大的份额,同时也有助于推动中国邮轮制造业向大型、高端、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总的来说“爱达·魔都”号的出坞不单单填补了国产邮轮的空白,也可以体现出未来,中国邮轮制造业将继续加强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成为中国制造业的一张重要名片。

标签: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来源:基建不倒翁 | 责任编辑:
最近更新

• 最热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