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今年1-4月,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大幅滑落,同比下降高达20%,是近十年来的第二低数据,下跌幅度仅次于2020年同期,但总体金额仍在2万亿元以上,位居近十年来的第五高位。从行业来看,主要制造业行业有涨有跌,各个制造业大省也因此喜忧参半,长三角地区逐渐摆脱了一季度以来的颓势,但珠三角地区增速减缓,部分中西部地区受益重大项目相继建成投产,在多个行业领域有上佳表现。
总体来看,全球需求依旧疲软、外贸出口产品结构调整、内循环未达预期等因素的叠加,造成规工企业利润下降,各地不同产业领域的规工企业表现不一。
从各省市的规工增速情况来看,前4月累计增速,福建、北京和江西跌幅超过2.5%;4月单月增速,河南、湖北、福建跌幅在5%左右。各个经济大省里,不只是福建近况不佳,刚刚有所好转的广东又有走低的趋势,江苏和山东、天津则保持了较好状态,显现出较好的产业韧性。湖北、福建、重庆的产业发展不振情况如不能及时扭转,将有可能拖累该地区的全年经济表现,特别是重庆,多个制造业产业数值下跌,又不能像隔壁的成都那样可以拿三产作为压舱石进行有力的拉升,需要引起重视,因需施策。
工业企业利润历来被视为经济发展的重要风向标,工业企业盈利与否可以直观反映市场主体经营现状,规工企业表现并不完全和出口情况挂钩,还有大量的产品为国内市场所消化。今年前4月利润严重下滑的行业领域中包括农副食品加工、食品制造、纺织业等,这也和今年4月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全面下降有密切关系,反映出市场消费信心仍显不足。尤其是下降幅度超过30%的纺织业本身和出口密切关联,连锁影响较大。
各项产业数据中规中矩的省市里,陕西等省的家电产能提升较快,医药行业、仪器仪表行业也呈稳定态势。汽车毫无疑问是今年以来各个产业领域里最靓的“崽”,有相对成熟的汽车产业链条,拥有主力品牌厂商的省市,如广东、上海、安徽、江苏、山东等都有大幅产量增长。但问题随之浮现,一来不是所有省市都有汽车产业,汽车产业也不是大多数省市的支柱产业,二来少数汽车产业大省下滑明显,广西汽车产量已经跌至第17位,同比下跌超过60%,而早前该省汽车产量曾是排名前五的存在。
其实,相比今年1月到2月的惊人下跌,3月到4月的规工企业利润下跌幅度已在减缓,各项数值有回暖迹象,不但外企利润总额回升,国有及股份制规工企业的利润也已渐渐止住下滑态势,下一步的企业动向值得期待。准确来说,在出口增量潜力挖掘不易的时期,如何进一步激发内需动力成为关键。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