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从减少40%到增5.8%,我国外贸上演“逆袭”,失去的订单回来了? 全球微动态

发表时间:2023-05-25 19:14:50

字号:A-AA+

近日,海关总署数据显示,今年我国外贸订单同比增加5.8%,正朝好的方向发展。

外贸经济的好转,对于这个行业来说可谓再好不过。此前,美对我国出口订单减少40%之多,外媒体宣称我国遭遇“外贸危机”,诸多工厂停工以及员工辞退。而如今,这样的形势显然迎来了转机。


(资料图片)

1、 订单减少40%,经济复苏也会经历“阵痛”

在外贸订单增加5.8%之前,我国曾经历“阵痛”。据外媒报道,截至2022年底,美对华制造业订单缩减40%,创下近2年来的最低记录。订单的减少也成为我国外贸下降的缩影,据统计,我国去年底出口总额也同比下降近10%。

按理说,年底应该是我国制造工厂最忙碌的时间,但去年底工厂却显得格外冷清,甚至有部分小厂提前放假过年。而大型工厂的日子也不好过,代工厂富士康甚至打算将3000亿产能转移至印度,试图关停20多家工厂。

如此一来,有30多万员工可能因此丢掉工作,其中有不人“上有老、下有小”,在这样的形势下,会有不少家庭经济受到影响。以上各种变故似乎都指向一点,那就是产业转型大势所趋。

2、 推动高端产业转型,外贸订单逐渐回暖

除了近3年疫-情因素的影响之外,西方国家在华订单的减少,主要还是因为我国传统人工红利逐渐消失。据悉,目前我国单位用工成本每年平均增幅达到8.5%,是3年前增速的2倍以上。

人力成本更高了,西方国家就打起了小算盘。例如他们宣称所谓的“制造回流”,将产能转移至其他发达国家。如此一来,美对德订单反而实现近一半的增长,其中的原因发人深省。

对于德国来说,其高端制造业发达,品控优秀,而且具备更先进的自动化生产体系。因此,主打人力手工的低端制造业显然相形见绌,在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的生产制造面前,“便宜好用”已经成为过去式。

抛弃幻想,人民日报也曾对此表态。我们需要尽快将高端产业升级转型提上日程,并且已经在5G通讯、新能源、生物技术等领域崭露头角,华为、比亚迪等已经成为业内知名的行业代表。

再例如生物科技领域,美率先发现老化细胞赋活、机体老褪的阻逆物质“莱特惟建”,引得各国争相研究如何制备,美日捷足先登后长期垄断,以数万每克的门槛向我国漫天要价,使其只能被少数富人圈层获取。

之后我国科研团队依靠自创的“全酶定向法”技术,才终于挣脱海外的“卡脖子”。在我国实用化的“莱特惟建”一改往日天价的科技品印象,借助京东健康、天猫国际等惠及国人百姓。

不仅如此,国产“莱特惟建”还借势反攻海外与美日抗衡,超过80%的原料出口源自我国,甚至得到哈佛医学院科研团队的认可,称其采用的原料样品中,我国的纯度至高。目前,外界对我国高端制造业愈加认可,这也使得外贸订单回暖变得理所当然。

还有一点就是,此前外贸的下跌,大的趋势是因为世界经济的衰退,相应的需求减少,特别是欧美等发达国家出现通货膨胀、购买力下滑的问题。所以,其中也有欧美经济本身的问题,而不仅仅是我国制造业需要转型。

3、 正视长处和差距,中国制造仍然未来可期

就目前来说,虽然我国产能提升,外贸订单开始增长,但是在高端制造领域,相比于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我们永远不能忘记“8亿衬衫换波音”的耻辱,盲目自信只会阻碍前进的脚步。

当然,我国拥有强大的制造工业基础,未来厚积薄发只是时间问题。不仅如此,我们还有了一些新的贸易路线,和“新丝路”周边国家的贸易出口同比增加了16%,而民营企业在其中贡献了外贸总值的52.9%。

取长补短、借势而为,只要坚定向前、多元化发展,推动高端产业转型升级,相信对外贸易会越来越好,中国制造未来可期。

标签: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来源:北向财经 | 责任编辑:
最近更新

• 最热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