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世界微速讯:生态保护与食品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叶发银教授—淀粉加工特性的粒度效应研究

发表时间:2023-05-01 22:15:35

字号:A-AA+

报告标题:

淀粉加工特性的粒度效应研究


(资料图)

天然淀粉颗粒通常以特定形状、大小和数量比例存在。淀粉的加工适应性决定其商品学价值和具体用途,并影响制成品的品质。研究发现,大麦淀粉呈现较宽的粒度分布,大颗粒淀粉呈盘状,中颗粒淀粉呈扁圆形或椭球形,小颗粒淀粉呈球形或多角形。相对结晶度随粒度增大而增加,表观直链淀粉含量为19.12 ~ 30.63 g/100 g,支链淀粉侧链分布呈现双峰模式。糊化焓(∆ H )随着粒径增加而增大。大颗粒淀粉的峰值黏度、崩解值、终值黏度比中颗粒和小颗粒淀粉更高,快消化淀粉含量随着粒度减小而增加,但是粒度对慢消化淀粉和抗性淀粉含量的影响缺乏规律。研究发现,甘薯淀粉可分级为中值粒径 ( D 50 )具有显著性差异的小(6.67 μm)、中(11.54 μm)和大颗粒淀粉(16.96 μm)。结晶度、直链淀粉含量、重均分子量 ( M w )、数均分子量( M n )以及支链淀粉中的长链数量(degree of polymerization , DP ≥ 25)和平均链长(chain length , CL)都随粒度的增加而增加。甘薯淀粉的糊化温度、水解速率随粒度的增加而减小,糊化焓值、崩解值、回 升 值等随粒度的增加而增加。辛烯基琥珀酸酐改性甘薯淀粉颗粒的乳化能力受其粒度 及 取代度交互作用的影响。研究表明,淀粉工艺学性质和营养功能受其粒度影响,将天然淀粉按粒度分级、复配重组,有望成为改善淀粉原料特性和扩展其加工用途的重要手段之一。

专家介绍

叶发银 教授

西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

江南大学食品科学博士,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国家公派访问学者,现为西南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注册营养师,国家公共营养师授课教师。社会兼职:中国化学会会员、中国粮油学会会员,中国营养学会会员,《食品研究与开发》青年委员,国家“三区”科技人才、重庆市科技特派员、第二批重庆市专家服务团服务基层专家团队领衔专家;研究领域:淀粉及淀粉制品的基础科学、传统淀粉食品工业化。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 项,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 项;发表SCI收录论文78 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7 项;副主编本科生教材1 部,参编4 部;2021年获中国粮油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 项(第一完成人)。

已发布专家报告

实习编辑编辑:华南农业大学食品学院 叶美芝/责编:张睿梅

为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并兼顾生态环境保护,并形成以生物多样性保护促进食品生产的可持续性,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和中国食品杂志社将与北方民族大学、皖西学院、宿州学院、滁州学院于 2023年5月13-14日在中国宁夏银川 共同举办“ 生态保护与食品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 ”。本届研讨会将围绕新资源食品挖掘、动植物、微生物可替代蛋白、食用菌等食物资源的开发现状、重要创新进展及存在的问题开展研讨,探讨未来食品发展方向,通过展示我国生态保护与食品可持续发展等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搭建科研单位与企业产学研结合的平台,共同促进我国食品产业发展快速踏入新里程。

Food Science of Animal Products(ISSN: 2958-4124, e-ISSN : 2958-3780)是一本国际同行评议、开放获取的期刊,由北京食品科学研究院、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主办,中国食品杂志社《食品科学》编辑团队运营,属于食品科学与技术学科,旨在报道动物源食品领域最新研究成果,涉及肉、水产、乳、蛋、动物内脏、食用昆虫等原料,研究内容包括食物原料品质、加工特性,营养成分、活性物质与人类健康的关系,产品风味及感官特性,加工或烹饪中有害物质的控制,产品保鲜、贮藏与包装,微生物及发酵,非法药物残留及食品安全检测,真实性鉴别,细胞培育肉,法规标准等。

投稿网址:

https://www.sciopen.com/journal/2958-4124

标签: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来源:食品科学杂志 | 责任编辑:
最近更新

• 最热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