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记者赵旭
山东省滨州这座城市文化底蕴深厚、自然景观优美、营商环境一流、服务温度舒服,是一片投资兴业的理想沃土。为更好地助力企业家圆梦,推动企业做大做强做久,滨州推出了一系列惠企政策和改革举措。
今年,滨州市委书记宋永祥号召全市“大干2023”,全力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聚力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滨州样板”,这进一步坚定了企业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4月9日至13日,“中国晚报最高奖——2022年度赵超构新闻奖(摄影类、短视频类)评选暨全国媒体滨州行和声势‘聚起来’宣传行动”活动在山东滨州举行。活动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的20余家媒体30多位总编记者一行围绕滨州企业高质量发展进行了行进式、体验式采访。从渤海先进技术研究院到魏桥国科高等技术研究院再到魏桥轻量化基地,总编记者们看到实业生产线后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近年来滨州坚持把“双招双引”作为经济建设的生命线,全力推进招商引资工作,激励以商招商、以企引企,明确本地企业和外地企业新上项目均享受同等优惠政策。一大批本地企业做大做强,一大批外地企业投资滨州、落户滨州,形成延链抱团的“乘法效应”。
滨州是山东省的北大门,区位独特优势明显,拥有不可多得和不可复制的区位优势。多年来,滨州始终坚持产业兴市、产业强市,形成了高端铝、高端化工、高效生态纺织、食品加工和畜牧水产五大千亿级优势产业集群,培育了一批全国乃至世界闻名的龙头企业,拥有世界500强1家、中国企业500强6家、中国民企500强7家。
“双型”城市建设的根基在实业,支撑在产业。2022年以来,滨州聚力推进“实业创新”,以创新聚变助推产业裂变,以产业裂变带动经济质变,推动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企业竞争力更加强劲。
借着全省加力提速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大会的东风,滨州市将汇聚起成就企业梦想的磅礴力量,“大干2023”,奋力书写现代化“山东实践”的最美滨州篇章。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