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我在现场:“洗”油

发表时间:2023-04-11 09:12:28

字号:A-AA+


(资料图片)

春风里尚余寒意。黑龙江大庆油田,采油一厂的一位员工站在储罐前,按下稀释泵的启动键。机声隆隆,60多吨表面活性剂,混入同比例的水中。

“等上30多分钟,配置成的‘洗涤剂’注入地下,就能‘洗’出更多原油来。”大庆油田开发研究院开发规划室副主任孙洪国向记者介绍。

“‘洗’出来?”记者诧异。

“是啊。利用油层能量自喷,叫一次采油;通过向油层注水将油‘挤’出来,叫二次采油。头两次采油后,岩石层缝隙中仍有部分剩余油。三次采油,就是用表面活性剂当‘洗涤剂’,把剩下的原油‘洗’出来!”孙洪国给记者上了一堂科普课。

“国际上一般油田采收率只有20%至30%,而大庆油田已经达到50%以上,累计产出25亿吨原油中,有3亿吨来自三次采油。这就是64年的老油田还能保持稳产的诀窍!”孙洪国自豪地说,“目前,我们正在开发四次采油技术,把采收率提升到80%……”

(本报记者 张士英 本报见习记者 季雅宁)

责编:张永群

编辑:朱晓帆

标签: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来源:光明日报 | 责任编辑:
最近更新

• 最热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