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全球快播:能源危机刚缓过气,欧盟又将矛头对准中国,这次大概率又要掉坑里

发表时间:2023-03-26 06:09:33

字号:A-AA+


【资料图】

过去一年多以来,欧盟的经济情况属实是惨不忍睹。由于俄乌冲突的爆发,欧盟国家与俄罗斯的全方面脱钩,尽管对俄罗斯造成了不小的影响,但是实际上欧盟才是最大的受害者。具体来讲,能源的短缺,推高了通胀,提高了制造业成本和民众生活成本;而美国又在这时候两肋插刀,一边高价卖能源,一边转移欧盟的产业,让整个欧盟失血严重。可以说,这场能源危机下来,欧盟被收拾得服服帖帖,毫无反抗之力。然而如今,好不容易能源危机稍微松了一口气,欧盟又开始了激进操纵。

就在近日,欧盟委员会网站正式公布了一项《净零工业法案》草案,该法案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欧盟工业同中国和美国的竞争力,扩大欧盟新能源技术规模,同时减少对中国新能源技术的依赖,确保自身安全。而之所以给出这样的理由,则是因为目前欧洲的新能源技术和产品主要源于进口,欧洲四分之一的电动汽车和电池以及几乎所有的太阳能电池板组件和燃料电池,都主要来自于中国。

显而易见,从欧盟的角度来讲,在吃了这次能源危机的亏之后,欧盟试图摆脱传统的化石能源,大力搞自己的新能源,加强能源自给自足,本无可厚非。但是关键在于,其发展自身新能源产业的做法,却对中国企业一点也不友好,因为根据如今欧美国家出台补贴法案的套路,如果是中国的新能源产品,大概率是拿不到欧盟能源补贴的,这样中国新能源产品的竞争力,将会受到较大的挑战。

不过呢,欧盟如此激进摆脱对华依赖的做法,对于欧盟而言,其实未必是一件好事。因为欧盟尽管想短期内构建起新能源产业,但是却缺乏足够基础。无论是从太阳能设备,还是从新能源技术,亦或是电池燃料中的稀土,欧盟对中国的依赖都是非常严重的。如果该法案最终得以实施,那么必然面临如同去年一样的能源通胀危机,让本就不富裕的欧盟雪上加霜。因此,欧盟一方面想快速推动新能源发展,加强能源独立;一边又想自己搞新能源产业链,不让中国赚钱,时间上显然是来不及的,过于激进的做法,只会把欧盟自己埋进下一个坑里。

而对于中国而言,欧盟哪怕通过了法案,影响也不会太大。一方面,中国左手握稀土产业,右手握一堆新能源专利技术,完全可以在产业链上游赚钱,欧盟哪怕想摆脱也摆脱不了。而另一方面,中国自己的新能源光伏市场前景广阔,那么多戈壁滩,沙漠尚未开发,完全可以出口转内销,让中国彻底实现新能源的转型。

标签: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来源:利刃号 | 责任编辑:
最近更新

• 最热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