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全球第七大产粮国,如今3大作物面临集体减产!市场开始担心了

发表时间:2023-03-12 19:10:55

字号:A-AA+

在《西游记》里有一章节,讲的是唐僧师徒四人行至天竺国的凤仙郡,凤仙郡因3年无雨,土地干涸,粮食减产无收,百姓苦不堪言。


(资料图片)

这看似是小说里的情节,但这样的情况正在南美大国阿根廷上演着。

当前的阿根廷正在遭遇着60年一遇的旱灾,自2021年遭遇拉尼娜开始,阿根廷就一直干旱少雨,到了今年似乎是愈演愈烈。

根据统计,自去年5月份以来,随着旱情不断加剧,在2022/23年度中,阿根廷至少遭受了8次热浪。

随着干旱不断升级,阿根廷的粮食作物受到了巨大威胁,大豆、玉米及小麦面临首次集体减产。

阿根廷与巴西一样,盛产大豆,都是全球主要的大豆出口国。阿根廷每年产豆约4000万至5000万吨,排在巴西及美国之后,位居世界第三。而且由于其国内的大豆压榨产业十分强盛,所以豆粕的产量十分庞大,每年可以出口豆粕2600万吨,位居世界第一。

但是今年不行了,严重的干旱使得阿根廷大豆产量频频下调。

以美国农业部发布的供需报告为例,1月份时阿根廷大豆的产量预估还在4550万吨,虽然这已经比去年12月份的预估少了约400万吨,但总体仍在常态产量的波动中。

但到了2月份,这一产量就被调减至4100万吨,到3月就更夸张,直接又降了20%,降至3300万吨,是自200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布宜诺斯艾利斯谷物交易所的预估也为3350万吨,而罗萨里奥谷物交易所的数据更糟,在最新的报告中直接将大豆产量预估调到了2700万吨,创下历史新低。

虽然这些数据有所差异,但总体趋势却是相同的,那就是阿根廷大豆的减产似乎已是不可避免,或者说是板上钉钉,只不过是数字多少的问题罢了。

此外,令市场关注的还有玉米。

在全球玉米出口中,除了美国与巴西以外,阿根廷也是继美巴之后的第三大玉米出口国。但受干旱影响,玉米的产量也岌岌可危。

根据布宜诺斯艾利斯谷物交易所的报告,玉米产量也是逐级下调,虽然2月份时阿根廷迎来了短暂的降雨,但是分布不均匀,而且总量偏少,所以并没有太大的改善。

在交易所最新的报告中,阿根廷玉米产量预估降到了4100万吨,这一数字同比去年降幅达到了21.2%。

虽然看上去有些夸张,但事实上也并非全是炒作,因为从种植面积来看,玉米的播种面积下降得很厉害,2022/23年度仅有710万公顷,相比上一年度下降了约7.8%。

而阿根廷政府也在上周表示,将允许出口商们重新安排玉米的出口计划,并将期限最长延至180天,这也说明了阿根廷玉米所面临的严峻形势。

同样下降的还有小麦。

阿根廷是南美最大的小麦生产国,同时也是全球主要的小麦出口国。在2021/22年度,阿根廷共收获了2180万吨小麦,其中出口量为1330万吨,主要出口对象是巴西、印尼、孟加拉国等。

但是到了2022/23年度,小麦产量预估大幅下降至1340万吨,这相较于上一年度的产量降了近40%,几乎与上一年度的出口量持平。

而根据罗萨里奥交易所预测,大豆、玉米、小麦这3大作物加在一起预计产量下降将超过5000万吨,3大作物集体大幅减产,这在当地是史无前例的事。这也不由地使得市场开始担忧,阿根廷的减产将逐渐影响全球粮食市场。

那么,阿根廷为啥出现了这么严重的干旱呢?

我们之前在说到印度干旱的时候曾提到,在印度其实干旱每年都会发生,只不过近两年干旱的程度明显升级。而阿根廷的干旱又是因为啥呢?

当前最普遍的说法是,拉尼娜是造成阿根廷极端干旱的主因,尤其是从2019年以来,全球遭遇了罕见的“三重拉尼娜”事件,使得阿根廷乃至整个南美都出现了长时间的低降雨现象。

其次则是阿根廷的地理条件。阿根廷处于南纬21°-55°之间,如此大的横跨使得天气十分多变,基本占据了哈得莱环流形成下沉运动的所有区域。而当这个大气环流下沉过程中存在绝热和加热的过程,降低了空气的相对湿度,从而造成纬度带干旱少雨。

第三,很多人认为这与亚马逊热带雨林的砍伐也有一定关系。因为亚马逊南部的大气水分约占南美降雨量的20%左右,而去年森林砍伐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这可能也成为南美降雨减少的原因之一。

看到这里,我们显然发现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干旱的影响其实不止是阿根廷,而是波及了整个南美。其中也包括今年大豆、玉米面临丰产预期的巴西。

同样是南美国家,为啥巴西丰产、阿根廷却大幅减产呢?

事实上,巴西也没能逃离干旱,或者说近年来巴西也是干旱频发。

例如,2021年巴西就遭遇了91年来最严重的旱灾,首都巴西利亚曾连续100多天没有降水,水电站水位持续下降,发电远不能满足正常需求,电费大涨,使很多家庭及企业面临用水及能源危机。

而同样今年的巴西也未能幸免。只不过干旱主要集中在巴西南部地区,相对北部及中部降水依然充沛。因此巴西南部大豆产量可能会受干旱影响有减产风险,但是北部和中部丰产概率较大,所以才奠定了巴西大豆丰产的格局。

【结语】

随着阿根廷的干旱持续引发关注,市场开始担忧阿根廷的减产影响会再次扰动全球市场,而我们也可以看到,随着疫情、地缘政治冲突等影响逐渐减弱,天气正在成为影响粮价波动的最大不确定因素。

尤其根据气象机构预测,在连续3个拉尼娜之后,厄尔尼诺的到来似乎已是不可避免。而当厄尔尼诺发生后,又会有何影响呢?

这个问题也再次引发全球的关注。

感谢阅读!随手点赞,给个支持。

标签: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来源:新农观 | 责任编辑:
最近更新

• 最热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