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周六福危机四伏:质量屡屡上黑榜,巨量投诉或严重侵害消费者权益

发表时间:2023-03-10 09:38:29

字号:A-AA+

《港湾商业观察》施子夫

坊间有个笑话,中国珠宝行业似乎都快被姓“周”的垄断了,去年至今,“周氏兄弟”之一的周六福珠宝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周六福)持续在冲刺深市主板的道路上。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2月末,周六福更新了招股书。

虽然财务数据整体不错,但对周六福而言,其面临的更大挑战在于被众多消费者投诉,产品质量瑕疵屡屡遭通报,以及被多位明星起诉。

种种危机四伏之下,周六福上市美梦好做吗?

01

财务数据不错的“另一面”

招股书显示,2019年-2021年以及2022年上半年(报告期内),周六福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22.73亿元、20.81亿元、28.29亿元和13.87亿元;归属母净利润分别为4.02亿元、3.85亿元、4.29亿元和3.01亿元。

报告期各期,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51.69%、31.37%、32.60%和19.47%,公司以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基础计算的基本每股收益分别为1.06元、0.97元、1.12元和0.79元。

在自营及加盟方面,明显能看到周六福的均衡调整。报告期内,周六福加盟模式收入分别为17.90亿元、13.36亿元、15.55亿元和6.16亿元,占主营业务比重分别为82.05%、66.77%、57.45%和46.07%;自营模式收入分别为3.92亿元、6.65亿元、11.52亿元和7.21亿元,占主营业务比重分别为17.95%、33.23%、42.55%和53.93%。

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拥有加盟店3798家、自营店74家,营销网络遍布全国。

此外,报告期内,周六福存货账面价值分别为8.43亿、11.07亿元、12.46亿以及13.91亿,占总资产比例分别为60.38%、67.17%、61.35%和59.01%。

周六福表示,未来如果黄金、钻石等主要原材料价格大幅下跌,公司将面临因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导致利润下降的风险。

在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珠宝行业,消费者口碑无疑是极其重要的。至少从目前来看,无论是产品质量,还是口碑塑造,周六福仍差距不少。

据《消费者报道》统计,2017年至2022年间,周六福曾累计7次登上质检黑榜,遭到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以及山西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等不同省市部门通报。

具体来看,2022年8月,苏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公告显示,尹山湖商业水街周六福专柜中金Au750翡翠戒指印记不合格,标称生产企业名称为周六福。据悉,本次监督抽查任务中3个批次珠宝贵金属产品的印记项目为不合格。其中2批次缺少厂家代号印记,1批次缺少材料印记,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企业未能正确理解所生产产品的质量要求与规定,导致产品的印记不符合标准要求。产品的印记缺失厂家代号,会导致出现质量问题需维权时,发生溯源不清、企业推诿、扯皮等问题;产品缺失材料印记,导致消费者欲变现、转赠等情况时,由于没有标注饰品的材料,给消费者带来不便与困扰。

2019年12月,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2019年流通领域珠宝玉石质量抽检不合格情况表》,其中万达百货(宝山店)中的足金玉戒指和金Au750钻石女戒不合格,标称生产企业为周六福。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告诉《港湾商业观察》,作为消费品牌,且市场竞争激烈,周六福屡屡因产品质量被通报,无疑说明公司产品质量亟需严格把关,这背后也凸显出公司在生产以及内控管理环节存在较大缺陷。如果不正视这些问题,后续或将付出更大成本,也将导致公司品牌美誉度大大受损。

02

侵权“专业户”,总被明星起诉

从产品生产环节来看,周六福主要采取的是外协委托加工。截至2022年6月30日,周六福制造人员为0人,销售人员为1311人,占比高达86.31%,其余为管理人员及研发设计人员。

无论是委托还是自行生产,核心还是成本最优化,但无论采取哪种模式,质量瑕疵都不应该发生。遗憾的是,这些被通报信息并未出现在周六福招股书中。

标签: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来源:港湾商业观察 | 责任编辑:
最近更新

• 最热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