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每当提到印度这个国家,想必很多人会发现这个全球人口第二大国家,早已成为外界的“笑柄”。毕竟,除了印度人的食物让人无法接受,同时每天还喝着蕴含大量细菌的恒河水,不知道为何能够活下来。
更为重要的是,近年来印度似乎成为各个外企的“禁区”,任何选择到印度投资建厂的外企,大多难逃灰溜溜撤走的下场。比如说当初的亚马逊、沃达丰、韩国浦项制铁,对于印度人而言,堪称是来一个坑一个,来两个坑一双。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并不是印度种姓制度作祟,而是因为印度人骨子里对于外企没有任何好感,连好感都没有还指望印度人可以相信这些外企?毕竟,当初印度人可是被外来者坑惨了,比如说当初从开伯尔山口进入印度的北方游牧民族,再到后来的雅利安人、蒙古人、葡萄牙人、法国人和英国人,均伤害了印度人。
尤其是英国人,虽然当初在印度本土建造大量工厂,后来印度独立之后依托这些工厂稳步提升工业实力,但是当初英国人带给印度人的痛,至今被后者“铭记于心”。再加上当初美苏进入印度投资之后,再度坑害了印度人,此举直接让外企被印度人拉进“黑名单”之中,直至今天也无法改变对外企的看法。
因为不信任导致印度人与外企之间很难合作,就连当初进入印度的沃达丰险些缴纳巨额税款。当时沃达丰计划收购印度的电讯业务,为了缴纳税款直接通过开曼群岛的账户进行交易,可是印度作为主要业务国,自然不允许外企不交税,因为印度人非常崇尚“道德高于法律”。
然后就给沃达丰开出26亿美元的税款罚单,可是沃达丰并不畏惧印度,双方直接对簿公堂,而印度法院深知印度人所谓的缴纳税款并不合理,只能宣判沃达丰胜诉。
可是印度人并不认怂,直接修改税法再度和沃达丰对簿公堂,因为印度人认为从道德层次出发,沃达丰不应该避税,最终印度胜诉。让印度人没有想到的是,沃达丰不仅没有缴纳税款,反而将印度告到海牙国际法庭,既然没有办法在印度人的地盘上讲理,那就到国际法庭讲理,最终海牙法庭宣判印度人败诉。
此举也让外界看清了印度人的真面目,如果经济实力衰退就会不顾一切发展经济。等到经济状况有所好转之后,就会继续按照所谓的道德规则办事,此举在外界看来,真的是要多“无耻就有多无耻”。
可是在印度人看来,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就是因为外企没有按照印度人的思维办事,所以他们宁愿相信本国企业,让塔塔集团产值提升至本国GDP的2%,也不愿意“便宜外企”。此举也让越来越多的印度本土企业不再接受外来户,相当于印度一个小村庄,本地人开了一家小卖铺,难道会接受外企在这座村子里开超市吗?当然不会。
再加上印度人曾经的种种经历,对于外企压根就没有任何好感,甚至已经发展到不接受外来户的情况。所以外企在印度本土的投资环境越来越差,甚至稍有不慎还会出现“血本无归”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