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不缺钱,更要算好“经济账”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作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的“模范生”,顶天立地的大企业和铺天盖地的小企业,奠定了桐乡的发展之基。但“两头大、中间小”的哑铃型结构,却也成为这个经济强市的发展之痛。去年年初,桐乡针对“腰部企业”推出“壮腰工程”,不到一年,首批100家培育企业的规上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和研发投入占比均全面超越全市平均水平。本台推出系列报道《“壮腰工程”练出经济发展“马甲线”》,今天推出下篇:《企业不缺钱,更要算好“经济账”》
(位于桐乡乌镇的浙江中泽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新厂房效果图)
最近,浙江中泽精密科技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赵海明,闲暇时总喜欢到办公室不远处的建筑工地走一走,从4月1号开始,他们在桐乡的公司总部和厂房将启动运营,这家为宁德时代、亿纬锂能等动力和储能锂电池供应安全封装件的省级“专精特新”企业,连同他每年超10亿产值的生产能力,有望迎来一个新的发展“井喷期”。
从去年一季度落户桐乡,到进驻临时用房,再到全新办公和生产用房准备就绪,中泽科技的搬家,几乎实现了“无缝衔接”。赵海明算了一笔账,仅桐乡政府协调的1万平米临时厂房,省下的时间就可以多创造7500万元的产值。“就去年11月提出需求,到落地,1月份就投产了,两个月。按照正常的时间的话,至少要节约了一个季度。我这边今年做到了3个亿,3个亿除以4,1个季度7500万的产值就上来了。”
(浙江之声记者叶澍蔚采访浙江中泽精密科技有限公司中)
历经7轮融资,拥有5亿元融资额,在手订单超过100亿元的中泽科技并不差钱,但身处飞速“发展期”,节约的效率和时间成本无疑价值更高。在中泽科技的新厂房附近,一家名为隆佰嘉的铝卷加工公司从苏州搬迁来的一整条生产线,最近也刚刚调试完成,即将在4月份同步开工。浙江中泽精密科技有限公司行政经理周晴说,这也是他们入选“壮腰工程”后,桐乡市政府听取需求,主动为他们引进的产业链配套企业。“我们的铝材进来它给我们分割,也是政府引进的专门服务于我们的一个供应商,而且厂房就在我们总部的边上,我们进来,然后引进的他们。”
(桐乡市腰部企业两化改造培训班)
梳理“壮腰工程”政策施行的脉络,去年发布伊始,主要以财政金融政策为主,采用财政激励、税收奖励、金融股权投资和土地政策倾斜,用钱和地为“腰部企业”直接注入源头活水,而从今年开始,后勤保障、人才保障、科技合作保障、大院名所成果转移转化等方面,将在原来基础上持续加码。桐乡市经信局党委委员、总工程师费其芬说,前者是强刺激,后者是缓调理,对于快速发展的“腰部企业”,更要换位思考,多方面、全方位地去降低它的成本。“帮助一个企业成长,他的需求有多方面的,不是说你下一个普惠的政策就能解决的,我们绘制了一企一策,收集他们需求,然后帮助他们解决。”
(位于桐乡经济开发区嘉兴福盈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嘉兴福盈复合材料有限公司位于桐乡经济开发区,总经理陈珍珍自嘲是“三新企业”——新品牌、新团队、新产品,但在光伏组件行业,福盈的名号是响当当的。2020年4月落户桐乡,10月正式投产,2021年的产值是1.8亿,去年产值接近5个亿,今年预计再翻番,达到10个亿。陈珍珍说,桐乡是她的“福地”,去年在桐乡市经信局人才科的帮助下,引进了一位韩国材料专家,根据政策,专家70%的工资由政府补贴;今年他们还成立了自己的功能膜研究院,目前已有5位博士入驻。“像经信口的、科技口的、人才口的,几乎都是上门服务的,时不时会来一下,打个电话,你在吗?按道理是我们打给他们,你在吗?我找你,他说他们打电话过来,你在吗?我来找你。反过来的。”
用3到5年,甚至更长时间来陪伴企业成长,是“壮腰工程”的决心所在,投射到政策层面,带给广大“腰部企业”的是信心。省发展规划研究院产业发展研究所所长童相娟说:
“信心比黄金重要。企业的很多出发点,他真的不是为了政府的100万或者200万的资金补助,他要有一个长期的稳定的政策期望,我就按照这个政策做,所以一定要一个政策能坚持下去。”
桐乡市委书记于会游说,他们现在同步在做的一件事,就是对“壮腰工程”的入库标准、评价体系等进行系统化。
“我觉得壮腰工程,可能不能简单的复制到其他的地区,因为不同县市区它的企业结构不一样,产业结构也不一样,我是腰部细,但是有的是头部少,所以简单的复制壮腰工程,可能也不能那么教条,但是针对于某一个阶段的企业定向的去扶持、去壮大,我觉得这个思路是可以复制的。”
浙广短评
“腰部企业”偏弱是桐乡经济的弱点,随着“壮腰工程”的持续推进,弱点正在慢慢变成强点。这说明任何政策,只要能对症下药,就一定能解决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痛点、难点。
桐乡在做的,是一项原创性工作,也是一项长期性任务。在全球市场日新月异、产业格局变幻莫测的今天,对于政府而言,最关键的不是抱住几个主导产业“白头偕老”,更不是守着几家龙头企业“沾沾自喜”,而是要根据自己的资源禀赋、产业结构敢于调整、快速调整。桐乡不仅做到了这一点,还在实践中尝试形成科学的方法论和政策体系,这无疑是对区域经济发展路径的一次勇敢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