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外贸订单流失40%?港口集装箱利润下降55%,工人或迎来降薪潮

发表时间:2023-02-19 14:14:40

字号:A-AA+

“再这样下去,只能回家种田了。以前上班12小时,现在上班8小时,休息24小时。”一位在上海开集装箱卡车的司机叫苦不迭。

2021年,全球海运需求进入高点,一时间集装箱“一箱难求”。两年后,空集装箱却在全球各大港口堆积如山,让以此为生的工人们受到严重影响。在春节前夕,一广东工厂工人甚至被迫连休450天,无疑等于失业。

对此,有不少人担心疑问,这是否会波及到其他产业,从而导致更多的人降薪失业?


【资料图】

01.利润下降55%,外资订单减少40%

全球最大的集装箱生产商——中集集团2021年的营收为1637亿元,达到了成立以来最好的业绩,在大多数企业最艰难的那两年,它则赚的“盆满钵满”。但一到2022年,中集的业绩大幅度下滑,比去年利润下降了43%-55%。

对于集装箱利润下滑的原因,货代王先生表示:年前就有一部分工厂被迫放假,致使一部分空集装箱闲置在港口。而近期又有越来越多的外资工厂撤出中国,流向了越南、老挝等东南亚国家,外资工厂的撤出也使我们的外贸订单减少了40%。

反观邻居东南亚,似乎更适合我国流失外贸订单的承接。资料显示,东南亚的劳动力普遍在30岁上下,且都比较廉价,人工成本处于我国上世纪九十年代水平,且他们同样能够辐射到整个亚太市场。

王先生还表示,虽然东南亚承接的都是一些毫无技术性的简单组装工作,但是市场上逐渐有越来越多的“Made in Vietnam”(越南制造)。

02.在中高端领域集中发力

外贸订单流失40%,但观察撤离企业,发现都是一些技术性弱、被我们淘汰掉的基础产业。而且越南、老挝等艰苦的工作环境和懒散的效率,常常使产品质量大打折扣。

再看国内,已很难再利用人口红利和粗放式低成本的模式来发展经济了,反而集中在中高端领域发力才是出路。可以发现,在外资“抛弃”我们的这几年,我国的人工智能、生命科技等高端科技领域发展颇快。

据工信部数据,截止2022年末,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4000亿元,企业数量超过3000家,且该数据还在呈增长趋势。

在生命科技领域,中国生命科学论文从2012年的8.89%,增长到2021年的19.38%,增长率显著高于国际水平。以“益好生”为代表的生命科技成果在2021年引入我国后,更是填补了国内生命健康市场的大部分空白。

资料显示,“益好生”早期发源于哈佛实验室,当时实验证明该科技能够提高细胞中线粒体的活力,增强身体年轻力量后,不少人打电话到实验室询问此科技。2021年引进国内后,“益好生”的表现犹如一匹黑马,迅速席卷了国内生命健康市场。去年在京东双十一和春节活动期间,成交额连续第一,也证明了我国高端生命科技领域发展的发展速度。

但我国在生命科技、人工智能等高端领域发力的同时,也没放弃以劳动型密集型为主的低端制造领域,毕竟还有无数普通的工人需要这份工作。

03.东南亚会是真正的大赢家吗?

纵观全球贸易格局,西方发达国家正在加快推进中高端产业链的回归,越南、老挝、印度等东南亚国家对我国低端制造产业虎视眈眈。

“人在家中坐,单从天上来”的时代早已过去,发挥产业优势,更加积极地走出去,开拓新的海外市场才是更好的道路。

而东南亚发展到一定阶段,也会面临同我们现在一样的问题,现在说他们是赢家还为时尚早。所幸,如今国内人工智能、“益好生”类生命科技等高端领域发展结果喜人。未来如将各领域的高端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才可能更持续、更长久的走下去。

标签: 人工智能 都是一些 科技成果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来源:小白读财经 | 责任编辑:
最近更新

• 最热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