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

今日观点!万吨澳煤抵达中国后被拒收,1.2万吨煤炭不少,但澳低估了中方

发表时间:2023-02-18 17:20:54

字号:A-AA+

中澳关系虽说有所回暖,但阿尔巴尼斯政府明显没有严格践行早前许下的对华承诺。他曾将与中方各层级恢复对话视为走出了“罚站区”,不过,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他似乎还是不太愿意朝中方迈出太大的步子。近日,万吨澳煤抵达中国后被拒收,1.2万吨煤炭不少,但澳低估了中方。

据环球网报道,澳方一艘货轮近日从中国港口驶离。有意思的是,报道指出,这艘货轮虽说早在五天前就抵达了中国港口,但直到16日离开,船上的1.2万吨煤也没有卸下来。按照航行轨迹,该货轮正在驶向越南港口。也就是说,这批澳煤的买家,恐怕一开始压根就不是越南,完全是出于某种原因,澳方才会将越南当成备用选项。

在此之前,随着中澳关系改善,中方已批准了一部分企业对澳煤的进口权。基于这样的背景,该货轮还没有正式抵达中国,不少澳大利亚煤炭商就开始憧憬对华贸易的未来。为此,他们甚至提前庆祝了所谓的“胜利”。但很显然,事实证明,这些澳大利亚商人对中澳关系的回暖,还是太过乐观。


【资料图】

路透社指出,尽管尚不清楚这批澳煤的具体买家到底是谁,但有关煤炭交易商透露,在该货轮抵达中国港口的五天时间里,中方获批的企业都没有接收这些煤炭。从这个角度去看,该货轮最终选择改道,多半就是中方拒收了。

值得注意的是,针对这件事,我商务部已回应属于正常的商业行为。换句话说,中方虽说批准了一部分企业进口澳煤,但选择权在中方。由此不难看出,当前的中澳关系距离真正的消融,恐怕远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当然,这倒不是说中方故意针对澳企,而是阿尔巴尼斯政府近期的一些举动,实在让人看不到任何诚意。不可否认,上万吨澳煤从澳大利亚港口运往中国,确实是一个积极的信号。但问题是,澳方一边想跟中方谈合作,但另一边又在对中方捅刀子。

在澳煤运抵中国的过程中,澳政府拿所谓的出于国家安全考虑当借口,毫无依据地要求拆除政府机构里面由中国制造的摄像头。并且,澳政府还反向施压,指出澳方采取的行动都是基于国家利益行事,并相信中方可以理解。为此,阿尔巴尼斯还向民众承诺,此举不会对当前的中澳关系造成太大影响。紧随其后他就暗示,倘若将来出现类似的情况,澳方依然会采取行动。

显而易见,澳方的这套说辞,根本就是站不住脚的。在此之前,美国和英国已经以类似的借口对有关中企实施了限制措施,但问题是,这些国家却迟迟拿不出中国设备威胁到所谓国家安全的证据。毋庸置疑,澳方这个时候突然将矛头指向中国制造的摄像头,摆明了就是为了配合美国炒作由气球事件引发的“恐中”氛围。

至于阿尔巴尼斯认为此举不会破坏中澳关系的底气何来,很有可能又是澳方政客的老毛病犯了,还以为只要手上握着煤炭这样的硬通货就拥有了与中方谈判的资本。不过,1.2万煤炭虽说不少,但澳方低估了中方。

根据我商务部发布的消息显示,同比2021年,我国去年进口的煤炭总量下降了接近10%。之所以会这样,一方面是中方正在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另一方面是中国也拥有不错的煤炭储量,随着开采和提炼技术的更新,我们自然不至于在这一领域被人卡脖子。

当然,出于战略储备,该进口还是要进口。所以,如果中澳煤炭贸易能够恢复,对于澳大利亚这样一个资源大国,我们确实没有理由拒绝。但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道理,中方又怎么可能不知道。自中澳关系恶化以后,中方与俄罗斯和蒙古等国,便强化了煤炭方面的合作。在我国去年的煤炭进口国里面,澳大利亚连前三都没有挤进去。

眼下俄罗斯还在加紧落实“向东看”的战略,再加上中蒙运煤铁路的加持,可以说,倘若阿尔巴尼斯政府还不能端正态度,今后中澳贸易就算还有机会恢复,我们对澳煤的需求也会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降低。

中方已有言在先,中澳关系的发展,需要澳方多做一些利于中澳互信和合作的事。连相互尊重都办不到,凭什么想要跟中国互利共赢?

标签: 澳大利亚 国家安全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发请注明本文链接: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来源:非常点评 | 责任编辑:
最近更新

• 最热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