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2月5日,位于偃师区的河南通达电缆股份有限公司轨道交通直流和特种电缆生产车间内,一派繁忙景象,各条生产线满负荷运转,一卷卷用于轨道交通的特种电缆和防火电缆正在紧张生产中。
2月5日,位于偃师区的河南通达电缆股份有限公司轨道交通直流和特种电缆生产车间内,一派繁忙景象,各条生产线满负荷运转,一卷卷用于轨道交通的特种电缆和防火电缆正在紧张生产中。
“在政府的帮助指导下,我们抢抓特种电缆新风口,优化产品线,目前这些产品已经批量应用于北京地铁、洛阳地铁、南京地铁及医院、商场、超高层建筑等工程领域,助力我国高等级工程建设。”河南通达电缆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少伟自豪地说,公司2022年前三季度营收破40.5亿元,同比增长128.6%,实现了产品附加值大幅提升、产销两旺。
这是偃师区加快传统产业向风口产业关联转型取得的成果之一。作为传统工业大县,传统产业在偃师经济发展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如今,面向产业风口,引导传统产业在新旧动能转换的大潮中向哪儿转、如何转是关键问题。偃师区围绕打造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示范区目标,坚持把高端化发展作为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主攻方向,通过实施“三大改造”,强化科技支撑,加快工艺升级、产品换代,推动传统产业向风口产业关联转型,初步构建了“一区三园八特色”产业发展格局,传统产业焕发了新活力,实现了新发展。
“由散到聚”,推动产业集聚发展。针对传统产业的产业链条相对较短、市场竞争力不强、布局散乱等问题,偃师区深入推进产业链链长和产业联盟会长“双长制”,按照“一群多链、聚链成群”原则,谋划建设电线电缆产业园、针织加工产业园、智能家居产业园、新型包装材料产业园等特色园区,引导企业退城入园、退村入园,推动产业集群集聚发展,全力打造转型升级主阵地。
“由小到大”,助力企业快速成长。针对传统产业龙头企业数量不多、规模不大等问题,偃师区深入实施百亿企业培育、中小微企业成长工程,健全完善“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梯次培育机制,分类梯次建立企业高质量发展培育队伍,通达电缆、建龙微纳、龙海电子玻璃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加快发展。2022年申报入库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1家,净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家。
“由制造到智造”,激发创新发展活力。针对传统产业基础型、原料型产品占比高,终端产品、高附加值产品较少等问题,偃师区持续加大科技投入、深化技术改造、强化数字赋能,大力实施创新主体、创新平台“双倍增”行动,支持骨干企业建设国家级、省级研发平台,加快推动传统产业迈上中高端、进入关键环。 2022年,实施“三大改造”项目21个,总投资87亿元,年度完成投资59亿元以上;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7家,培育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70家,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均实现明显提升。 (牛朝霞)
(来源:洛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