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吴湘人
“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这句老话本来是用来代指那些不可能做到的事。那么,工业生产能不能破解这个两难?最近,正在公示的2022年度国家绿色制造榜单中,吴江的企业表现抢眼:有2家企业入选绿色工厂名单,占苏州大市入选总数的五分之二;有1家企业入选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名单,占苏州大市入选总数的二分之一;有18个产品入选绿色设计产品名单,占苏州大市入选总数的近二分之一。
工厂是产品品质的源头,绿色是产品健康的标签。工业生产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作为制造业重镇,多年来,苏州坚持积极推动以节能、降耗、减污为目标的绿色生产新方式,通过ISO14000认证、环境友好型企业评选、清洁生产审计、能源审计、循环经济试点等多种形式和渠道,促进一批又一批企业从“要我变绿”向“我要变绿”转型。在此过程中,还通过加强执法监管,关停或整改一批批产能落后、环保不达标的工厂或者“散乱污”企业(作坊式)。与此同时,成百上千的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在各地涌现,层出不穷的绿色产品走向市场。
向绿色制造转型,既需要有权威标准约束,也需要样本企业引领。在绿色发展的国际大背景下,我国全面部署实施绿色制造工程,明确提出要建设绿色工厂,2018年5月14日,《绿色工厂评价通则》标准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按照“厂房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的原则,建立了绿色工厂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由工信部贯彻落实。在第三方机构现场评价、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评估确认以及专家论证、公示等极为严苛的程序评选下,截至目前,吴江累计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19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3家、绿色设计产品39个,在苏州大市范围持续保持领先地位。
围绕高水平建设美丽苏州,为确保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更大成效,最近,苏州部署今年和今后一个时期治污攻坚重点任务。其中,加快调优经济结构,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坚定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多赢,应放到突出位置。可以期待,像吴江上榜企业一样,大力打造绿色工厂,将成为苏州各地的新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