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近年来,义乌财政奋发有为、主动担当,以积极的财政政策为抓手,从“点、线、面”三个维度全面支持义乌市建设“买全球、卖全球”的贸易枢纽,高水平高质量打造商贸流通体系和贸易新业态新模式的“世界货地”。
一、招大引强,精准聚焦“枢纽点”
以财政优惠政策招引物流企业落户义乌,根据企业税收贡献给予财政资金奖励,并根据企业综合效益评价结果,在企业用地、用水用电、财政扶持、人才子女就学、人才住房保障等方面给予支持保障,近三年累计投入财政资金8700余万元。在政策资金双重激励下,DHL、FedEx、UPS等全球快递巨头以及中远海、法国达飞、太平等全球知名海运公司相继在义乌设立分支机构,“三通一达”、顺丰、京东等快递企业落地义乌。截至2020年底,义乌市现有国内物流企业1550家、国际物流企业1600家,建成全国最大的零担货物配载中心,成为义甬舟对外开放大通道的核心枢纽之一,国家物流枢纽地位稳步上升。
二、夯基垒石,统筹布局“通道线”
加强财政资金对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建成陆港新区、义乌港、义乌保税物流中心(B型)、义东北物流中心等“一区三中心”。近年来全市新增物流仓储场所达200万平方米,物流重点项目15个。加快物流企业整合入园,安排专项资金95万元用于物流企业整合入园工作,目前全市已有861家国内物流企业入驻“一区三中心”,入园企业占全市物流企业总数80%,物流通道得到有效整合,城市物流规模效应逐渐显现。
三、数字驱动,系统布局“信息网”
以财政金融政策鼓励企业开展数字化改造,明确年度内改造额度超50万元的物流企业可享受银行融资的政策性担保支持,支持额度不超过企业上年度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实际投入的80%。同时,上线“义乌好运”等三个城市配送信息服务平台,日均总单量超2500单,初步构建起全市绿色智慧城市物流配送体系。
(来源:金华市人民政府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