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口财经首席记者 王好
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春节临近,年货市场正全力冲刺,随着全国疫情防控措施优化调整,各地力拼经济良好开局,这个年货季对于消费复苏的风向标意义尤为突出。
(相关资料图)
从80后儿时过年少不了的瓜子、花生,到时下年轻人过年“新标配”的围炉煮茶烤坚果,无论产品和形式如何更迭,坚果在年货清单上的“霸主”地位始终无可撼动。新春走基层,记者来到线下超市,深入线上渠道,走进生产车间,对话经营者、种植户,一探一颗坚果背后供需互动、产业联动新变化。
市场:年货坚果销量“起飞” 高端品种更受宠
艾媒咨询调研数据显示,超九成受访用户今年有购置年货的打算。其中,坚果炒货以68.79%的占比位列2023年中国消费者已购置或计划购置年货类型首位。
1月11日,在位于青岛市南区的大润发宁夏店,卖场内“兔年吉祥,恭贺新禧”的对联条幅已经就位,酒水饮料、休闲零食、禽畜肉类等各类传统年货琳琅满目,春节消费氛围感扑面而来。记者注意到,在散装坚果区,开心果、松子、榛子、碧根果等一应俱全,吸引了不少消费者围聚挑选。
“目前散装坚果炒货日均销售额在1万元以上,日销量达到五六百斤,较元旦之前翻了三番还要多。”大润发宁夏店蔬果课科长谢日新告诉记者,春节前是坚果的传统销售旺季,今年相较于价格较低的瓜子、花生等炒货,价格相对高端的开心果、松子等坚果产品销售更好,“开心果是我们的散装坚果销售冠军,其次是松子”。
除了线下散装坚果选购场景升温,线上渠道的坚果礼盒销售热度同样渐入佳境。12日,记者浏览京东坚果礼盒热卖榜看到,多款礼盒七日售出超过10万件,同时多款商品提示“当前地区无货”。客服人员告诉记者,春节前销售旺季,显示无货表示就近仓库暂时已经没有库存。
记者注意到,相比线下购买的“丰俭由人”,线上礼盒装坚果“玩法”更为多样。以一款品牌坚果年货大礼包为例,多达9个SKU。此外,占据坚果礼盒榜单销售前列的单品,基本都为净含量1KG以上的大包装,价格根据具体所含坚果品种价格不同,集中在几十元到200元区间。
量贩装、混合装的销售方式显然戳中了消费者的心,评论区不少顾客留言表示“快过年了,买点坚果,分量挺足”“送礼自用非常合适”“已经是第二次购买”“吃完还会回购”。
企业:产能拉满 订单已经排到大年三十
坚果热销表象下,是上游食品加工产业链的欣欣向荣。青岛众地坚果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众地坚果”)位于青岛平度市南村工业园的生产车间眼下正拉满产能,全力保障年货节产品供应。
“今年春节档的订单量爆炸式增长,增幅超过百分之百,企业顺利实现开门红。”进入一月份,青岛众地坚果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魏晓培感受到了近年来前所有未的忙碌,他告诉记者,往年来说,工厂基本农历小年前后就放假了,但是今年订单拿到手软,目前排产已经排到了大年三十,每天要加开三个生产计划会,以便沟通调配各方面资源,保障订单如期交付。
在魏晓培看来,年货季订单的爆炸式增长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平度是全国最大的花生集散中心,依托本地的坚果产业带优势以及企业自身品质体系建设,成立20多年的众地坚果,产品畅销英国、荷兰、西班牙等10多个国家,是多家世界500强食品企业供应商。与此同时,春节历来是坚果企业全年销售最旺的时段,年货季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可以占据企业全年销售的40%左右,甚至更高。因此,早在年货节开始之前,企业就已经着手提前就原材料、设备、人工等方面进行准备,但是即便如此,实际销售仍然大大超出预期,“目前来看,我们工厂的繁忙程度甚至超过了疫情之前”。
对于坚果行业来说,在年货季的激烈竞争中赢得主动,不仅事关企业全年销售“基本盘”,更是区域产业带发展动能累积的“蓄水池”,除了数字化的鼎力相助,产品品质和生产工艺加持同样重要。
在众地坚果生产车间,“备战年货节 众地争第一”的红色条幅旁,分拣、烘干、包装等各条生产线正开足马力、热火朝天生产中。跟所有进入车间的工人一样,记者入内采访前,必须经过测量体温、更换工作鞋服、戴口罩及帽网、粘尘、风淋、洗手、84消毒液消毒、冲洗手部、烘干、喷洒酒精等十余步严格的清洁消杀流程。
“坚果虽小,想要做好做精,加工过程并不简单,更需要科技和工艺创新。”在生产现场,魏晓培指着正在运转的烘烤生产线告诉记者,烘烤是坚果加工的核心工艺,传统作坊采用热风烘烤,容易导致烘烤不均匀、杀菌不彻底,既影响口感,货架期也难以保证。为此,企业对设备改造升级,烘烤设备实现了烘烤中的精准控温,以及烘烤后的急速降温,这样一来,物料受热均匀,同时最大限度降低氧化,解决了口感和保存难题。
不仅如此,企业还对加工工艺进行改良创新,“经过专业实验室检测认证,按照我们产品设定的工艺生产,可以达到致病菌10^5级别杀灭,从而确保进入市场的产品质量安全。”
延伸:榛子种植户收获“新年大单”200多亩榛子林收入近百万
美国的巴旦木、开心果,澳洲的夏威夷果,越南的腰果,东北松子,新疆纸皮核桃......在坚果市场,产地优势常常会成为产品销售的关键词,这也是坚果作为农产品与生俱来的卖点。
青岛是全国食品产业大市,平度作为“胶东金粮仓”,农业资源禀赋向来突出,采访中记者发现,依托坚果加工产业带的发展,这个年货季,不止生产企业迎来开门红,平度和周边区域的不少坚果种植户同样收获“新年大单”。
“我们的年货榛子礼盒销售明显好于去年,目前已经售出超过一万盒。”2016年,张丽在平度市潘家村东承包山地,打造230亩榛子林,种植“达维”、“玉坠”、“辽榛七号”、“平欧21号”等优质大果榛子品种近20000株。她告诉记者,当地光照充足,温暖湿润、四季分明,具备良好通气性的砂壤土,这些气候环境条件对于耐寒、耐干旱、耐瘠薄的榛子林种植来说,十分适合。2022年,榛子林开始进入丰产期,并且喜获丰收,因为有了此前几年的市场开拓和积累,她十分看好今年的年货销售市场,提前便联系好了加工企业,将榛子鲜果加工制作成干果礼盒,通过电商直播、企业福利定制等渠道和方式销售,目前来看,销售情况十分理想。
在莱西沽河街道驻地,青岛卓美榛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位于这里的200多亩榛子林同样迎来丰收,“目前基地年产量达到鲜果15万斤,干果5万斤。”企业负责人刘锦涛告诉记者,区别于传统开口榛子产品,基地的榛子主打天然无添加,经过机器风选、人工筛选后的青皮鲜果直接送到当地加工厂进行炒制包装,消费者食用时,跟核桃类似,使用夹子开壳取仁,从而保证果仁的口感,而随着近两年消费者对于健康饮食的意识不断提高,他的产品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市场认可,“通过零售市场销售,理想情况下预计可以带来80万元-100万元的收入。”